言论

如何让马来语“通行”?/勇瑜

犹记得,中学时的历史书所描绘的马六甲王朝,经济繁荣,万国商人通通云集在此。

当时的马六甲,天天可听到千万种不同的语言。马来语呢?是理所当然的通用语。你不晓得我的母语,我也听不懂你讲的一字一句,那就用马来语了。



当时,源自西方的民族主义,莫说是传来此地,诞生还要等几百年后。活在当时,眼里只有衣食住行娱乐或宗教等,“民族”和“国语”,是很陌生的概念。所以,当时马来语的通用与流行,是自然而然的,而非被任何一方刻意赋予“国语”地位刻意抬高。

现在,本国许多人,尤其是非巫裔,都不怎么爱使用马来语,这是事实。假设你是华裔,家里说方言或华语;小学上华小,跟友人说华语;中学也许上国中,尽是马来语环境,多了许多马来同学,可是,由于跟华人同学语言相同,文化背景相似,自然而然比较亲近,多结交华人朋友。

同时,周遭众人也在强调,英文有多么多么的重要;国内实际情况也告诉你,私人企业皆首重英文,而非马来文或其他语文。身为华裔的你,根本就不觉得马来语能带给你什么好处,自然而然不会看重之。

再来,出来社会工作,体验了赚钱不容易这个事实。以前对国内的种族宗教偏差政策,只是报章上看看知道就好而已,如今,晓得赚钱要看脸色要付出心力劳力等,对种族宗教偏差政策的体会非常深入,可谓是酸又是苦。虽然种族宗教偏差政策与种族的语言是两回事,可是,人有人性,感情复杂,既然不喜欢种族宗教偏差,下意识也会抗拒与之有关的语言,更别说是要掌握好该语言了。



政府不应硬性规定

我发现,许多政治人物往往不屑了解非巫裔不用马来语的真正原因,随随便便就把一切归咎于多源流教育制度,甚至教条式的把爱国主义与掌握国语连在一块儿。这么做,徒然令人反感,无助于解决问题。或者,他们完全没想过要解决问题。

没有认清根源,就没法对症下药。勉强没有幸福,语言要深入民心,就不应该靠政府的硬性规定,而是让该语言自然而然的成长及壮大,就像马六甲王朝时期的马来语般。政治人物要国内非巫裔诚心接受马来语,就应该积极一点,一,想办法使马来语成为经济科技知识语言,令私人企业主动放弃英语转用马来语;二,检讨以单一种族和宗教来制定政策的坏风气,渐渐不分种族宗教按现实需要作政策考量。

若是今天就坐言起行,数代之后,马来语必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马来西亚语”。

反应

 

财经新闻

专为大马人而设 杨忠礼AI Labs开发大语言模式

(吉隆坡12日讯)杨忠礼AI Labs推出了一款专为马来西亚人开发的大语言模式“知识 0.1”(Ilmu0.1),它在马来语方面的表现,更被认为超越了全球其他的大语言模式。

该公司执行董事杨佩儒指出,“知识0.1”是一款真正属于大马的智能模式。它不仅有卓越表现,且对大马本地文化和背景有深刻理解。

“ ‘知识 0.1’在马来语方面的表现,超越了全球其他的大语言模式。”

她发文告说,这模式也通过了国语考试、中三评估考试(PT3)和大马教育文凭(SPM),增强了其在各领域支持本地应用和使用的潜力。

她指出,理解马来语以及本地文化和背景的大马大语言模式,对推动金融、教育、卫生和公共服务等各行业的应用至关重要。

此外,杨忠礼电力董事经理拿督斯里杨肃宏说,大马有巨大的潜力,成为本区域和全球人工智能(AI)中心。

“通过建立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我们希望与政府合作把大马打造为一个拥有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式主权的人工智能国家。”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今日在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NAIO)推介礼上说,通过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发展强大的数字生态系统,是大马提升为高收入国的必要条件。

他提到,成立人工智能办公室是一项历史壮举,展现国家落实数字转型的决心和努力,从而推动大马迈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