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如敦马所言,火箭变了/简瑞平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放话,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策略上不排除与任何政党合作。

大家都知道,寻求包括巫统的合作 ,对方也要看火箭的表现。

泗岩末区国会议员杨巧双向国家安全理事会谏言,开斋节让回教徒探坟祈祷,要带出火箭在意多元文化。不过却冷遇打脸,管控令3.0的当儿,岂可松懈抗疫?

杨巧双和白沙罗区国会议员潘俭伟曾炮轰刘天球是华人沙文主义者,狭隘有毒,和敦马哈迪医生的看法一致;敦马点名双溪比力区州议员刘天球和槟州第二副首长拉玛沙米极端,但难得的给林氏父子加分,说他们改变了很多。

在吉隆坡直辖区举行的火箭大会上,林冠英强调该党拒绝任何种族的沙文主义,拥抱多元,杨巧双为强化该党多元的策略,开了第一枪。令她失望的,这一枪不单没有得到友族的欢心,反被指不了解相关文化。

显得饥不择食

要释放善意,讨好他人,改变马来人对该党的刻板印象,似显得饥不择食。马来信仰和宗教文化,有巫统、伊斯兰党、人民公正党、国家诚信党、土著团结党等捍卫发扬,杨氏这次费尽心思,可说“用心良苦”。  

无可讳言,火箭高层尝到了当官的优势,把原则和立场收低了,要做政治转型,以前的池塘太小,多位党领袖已为党表述。正如敦马所言,火箭改变了。

我们知道以前马华或民政各级议员戴上宋谷,女议员穿起马来服装,被冠以有损民族自尊等。然而,火箭议员做同样的事,有不同解读——这是官服。女议员不遑多让,比前马华妇女组主席黄燕燕医生的马来服饰来得光鲜明艳,也穿得频密,青出于蓝胜于蓝。

多元是好,最怕低头走多元,火箭的这一枪,华裔会担忧重蹈60年的“协商精神”和22个月的“大局为重”,还有多少权益可以被消费?  

反应

 

言论

华人的政治梦想/亦鸣

民主行动党成功凝聚华人的政治力量,在行动党的前呼后应之下,终于达致了华人的政治梦想。华人把95%的政治力量投向希望联盟,如今的团结政府可能已经累积99%的非巫裔选票,可谓惊天动地。

虽然团结政府成功凝聚了非巫裔的政治力量,但在凝聚马来人的政治力量,却显得不够霸气,显然力不从心。

今天会出现这样的情景,都是因为华人有同理心,想通过融合各族的政治力量,达致实现一个多元的政治体系。

正当华人拥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却被宗教与种族情绪所笼罩,以致实现多元社会的梦想出现了相当大的阻碍。华人热衷于实现大同社会,却面对马来极端领袖的排斥,最终对实现大同社会的梦想出现冲击现象。

绿潮向华社泼冷水

有些华人具有乐观的看法,对实现大同社会拥有非常大的期待,对团结政府也有信心。当政治不断朝向“绿潮”政策,简直是向华社泼了冷水,最终对团结政府的信心有所动摇。

大家深信,只要倾全力支持团结政府,必然可以达致宏伟的政治目标。但事与愿违,团结政府还须多努力,才能把“绿潮”搁置,也才能实现团结各族人民的伟大目标。

华人普遍上有两种心态,第一集中政治力量,排除极端主义,然后实现一个更美好的和谐社会;第二不成功便成仁,这一群人已经做好准备,一旦失败告终,只好远走高飞。

不论是第一还是第二种心态,都仅存侥幸心理,除了搏一搏,并没有绝对的信心来完成神圣的任务。

华人的确为开拓一个更开明与中庸思维社会做出了努力,希望获得其他友族积极参与伟大的使命,共同为缔造一个和谐社会而奋斗。

华人对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的御词最感认同,陛下认为政府勿仅让特定族群受惠,应该一视同仁对待每个民族。但在行政推行上却时常面对困扰,还必须为特定族群而设定一些政策,不然难以获得他们的苟同。

当“绿潮”政策不断涌现,华社也有两种反应。其中一种感到无可奈何,但还是必须逆来顺受;另一种却断然拒绝政府所推行的“绿潮”政策,于是出现了一些怨言。

华人之间也议论纷纷,其中大部分还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团结政府,而另一小部分则采取观望态度,对事情的演变出现了反常的思维。

梦想与现实出现距离

追求梦想与现实确实出现了相当大的距离,有些华人开始感到担忧,但多数还是在劝谕其他不同意见的华人,以便大家再次同仇敌忾地出击。

虽然大家都期盼华人有更美好的将来,但却对政治局势的发展诚惶诚恐。虽然政治人物胸有成竹地表示会完成华社的任务,但面对极端政治人物的挑衅,还是有所顾忌,却也不敢背水一战,在绝境中奋力一搏。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