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如果可以散养老师/方城

日前,无意间在网上看见一则视频,是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校长受访的片段。该校表现各方面佳,学生老师的精神轻松自在,校园处处散发正能量,欢声笑语处处闻。问及校长才用了什么管理方式时,那位看起来慈眉善目的校长只说了两个字“散养”。

该校长所谓的散养,就是让老师精神轻松,有什么问题,大家互相帮忙、协调一下;有时老师需要早退迟到,大家也互相理解一下。这样的校园氛围,自会在教师心中升起责任心,教课时会更努力及尽责。试想:有如此体恤自己的上司同事,一个人还会故意缺席散漫,让学校问题增加吗?肯定不会!



我们都知道,在乡村长大的与在城市成长的小孩,活力与抗压力就有很大的不同。以此类推,不被各种报告禁锢、不被各种流程监管的老师,抗压力也会比较强。像中国那个校长用的散养教师方式,除了让教师间互相帮忙及协调之外,也不要求老师写一堆对教学成果没有帮助,且被称为“无用功”的教案。

校长认为教师的精神放松了,教课时自然会散发快乐的分子,进而影响学生乐观积极向上,教学成果自然就会提升,根本不需要做所谓的教案。这样的制度、这样的领导,该是我们马来西亚多少教师的梦想啊!

自我管制

反观,我国的教育制度几乎全面机械化,教师做了什么,都不止要提呈报告,老师们也不被允许有个性化的思维,必须全盘依据教育部定下的模板塑造学生,以期符合规范,达致官方的要求。如果有哪一位老师不愿根据指令做事,就会有一条大枷锁压下来——“违抗指令”!最后,愿意不愿意,老师们也只能乖乖地听话做事。



教师被物化成工厂,以生产官方要求的模型,肯定无法培育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教师本身因被要求照章行事而完全失去个性!这样一来,我们还能期待教师有创新思维、敢想敢说敢改革吗?他们教导出来的学生还会有自己的想法吗?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系列诸如以下的问题:教师需要被迫上诚信课吗?教师会弄虚作假吗?教师会意气用事吗?教师会故步自封吗?教师会自以为是吗?

我的答案是:如果我们可以散养老师,老师内在的责任心自然会茁壮生长,以上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因为,我始终认为,内在自我管制永远比来自第三方的外在管制来得有效!

反应

 

文教

教总:需拥教育文凭 聘外国毕业生当老师

(吉隆坡25日讯)教育服务委员会(SPP)即日起至2月7日,以合约性质(PPP Gred DG9 lantikan Kontrak (Interim))招聘国内外大学教育系毕业生或拥有教育文凭资格的大学毕业生成为政府中小学老师。

教总今天发文告说,申请者的教育学士学位须获得马来西亚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的认证,并在SPM考获马来文优等或拥有政府承认的相关资格。

“与此同时,除了马来文、英文和回教教育科,在华小执教的申请者也必须拥有SPM华文优等的条件。

有意申请者可以在教育服务委员会网站https://www.spp.gov.my 获取相关的详情和提出申请。教育服务委员会将安排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出席面试。”

教总呼吁符合申请条件的华裔大专生踊跃提出申请,以成为华小和中学的老师。教总也吁请申请者在作出申请时,须确保所填写的资料都是正确的,以免不必要的失误而错失申请的机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