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媒体理事会挑战才开始/翁书雄

大马媒体理事会的成立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经过53年的讨论、谈判和劝说,最终促成了这项创举,改变了大马的媒体格局。

媒体理事会诞生之路既漫长又曲折。事实上,这个理事会的构想已经讨论了数十年,但由于各种政治、法律和社会因素,其落实一再推迟。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这个想法就被提出,然而,政府的顾虑、媒体界的抵触,以及如何创建一个既独立又能有效监管媒体机构的复杂性,构成了巨大的障碍。

时间很快推移到2019年,时任希盟政府的媒体顾问拿督A卡迪召开会议,试图重启这一进程。多位媒体界重量级人物受邀参会,包括国家新闻桂冠得主丹斯里佐汉、前马来西亚新闻学会(MPI)总执行长拿督查米尔博士,以及曾在马新社任职的学者慕拉博士。

当时的通讯与多媒体部长哥宾星主持了多场相关讨论。

然而,2020年的“喜来登政变”让这一进程几乎陷入停滞。但在“当今大马”创办人伯拉美、独立新闻中心负责人瓦斯拉,以及多名资深媒体人和学者的努力下,临时委员会在这段低潮期仍然坚持推进工作。

解决半世纪问题

值得肯定的是,现任昌明大马政府最终解决了这个拖延半个多世纪的问题。特别是通讯部长拿督法米和副部长张念群展现了坚定的意志和清晰的思路,自2023年初恢复相关讨论,并主持了多场会议,与各大部委和机构协调,以解决草拟法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

其中的核心挑战之一,是如何在新闻自由与媒体责任之间取得平衡。

多年来,利益相关方——包括记者、媒体机构和政府——一直在寻找最佳方式来规范媒体,既要维护新闻自由,又要保护公众利益。

在某些时候,政治压力和对媒体控制的担忧,导致决策者踌躇不前,进一步拖延了进展。此外,缺乏一套连贯的法律框架,使得该理事会的构想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在政权更迭之际,这项倡议往往被其他国家优先事项所掩盖,导致建立理事会的动力一再消散。尽管如此,有关媒体监管的讨论从未真正消失,而是等待着合适的时机重新启动。而到了2024年,它终于迎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双向渠道加强沟通

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尽管仍有人批评这项法案并不完美,但那些推动者依然值得敬佩。

随着大马媒体行业的发展,这个局面应会有所改善——正如美国橄榄球教练文斯隆巴迪(Vince Lombardi)所说:“完美无法企及,但如果我们追求完美,就能达到卓越。”

大马媒体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新篇章。如今,我们拥有了一个监管机构,既保障新闻自由,也确保新闻业的责任与操守,彰显了现任政府对媒体改革的承诺,并采取了必要措施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

然而,媒体理事会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除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它还需确保运作透明、公正,不受任何势力的干预或偏袒。

但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政府与媒体之间终于建立了一个双向沟通渠道——媒体可以更有凝聚力地发声,公众也有了申诉机制,以推动更负责任的新闻报道。

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反应

 

言论

亚洲团结应对特朗普/翁书雄

自2025年1月20日上任以来,特朗普凭借他那冲动且前后矛盾的“超级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梦想,几乎颠覆了整个世界。

他反复无常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让美国的盟友陷入噩梦。作为美国第47任总统,特朗普的经济民族主义无疑让他在国际上失去了许多朋友。

在他制造的经济动荡下,亚洲该如何应对冲击?作为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应如何团结成员国,共同抵御特朗普的经济乱局?

先制定应对策略

也许,5月26日至27日将在吉隆坡召开的东盟峰会能提供一些思路,让东盟国家在与美国等对话伙伴于10月会面前,先制定出应对策略。不过,要想亚洲迅速作出强有力的回应,展现团结,2025年3月25日至28日于中国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或许是更好的平台。

近20年来,博鳌亚洲论坛因其类似世界经济论坛的讨论机制,被称为“亚洲版达沃斯”,一直是全球经济议题的重要交流场所。作为一个拥有29个国家和组织成员的国际机构,博鳌亚洲论坛最初的目标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如今已转向凝聚积极力量,推动亚洲乃至全球的发展。

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共同未来”,聚焦对话、促进发展,并探讨应对全球挑战的创新方案。面对日益加剧的经济分裂与保护主义,这一主题可谓恰逢其时。

在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下,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议题——“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建立信任与合作”以及“重塑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发展”,将带来许多有价值的讨论。

此外,为体现全球视野,本届论坛还将讨论“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和创新驱动发展”等议题。

在不可阻挡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浪潮中,亚洲国家始终面临巨大机遇与严峻挑战。特朗普上台后带来的不确定性,要求亚洲加强与全球各地区的合作,以深化交流与协作。

拥重要经济筹码

值得一提的是,亚洲握有重要的经济筹码:2024年,亚洲的商品贸易总额达18.2万亿美元,展现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韧性与领导地位。

亚洲在全球名义出口和进口中的占比已分别上升至38.9%和36.7%,这是一组不可小觑的数字。亚洲人口约48.1亿,占全球近59%,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陆。

面对共同挑战,亚洲的当务之急是维持健康的经济增长,加强协调与合作。美国的政策变化促使亚洲进一步思考如何深化与欧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合作,以此缓冲特朗普推动的“美国优先”政策所带来的冲击。

在加强区域合作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举措。

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涵盖东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洲、纽西兰共15个成员国,自2022年生效以来,已覆盖全球约30%的人口和GDP。

RCEP将20年内逐步取消超过90%的关税,有助于简化贸易流程、降低成本,并推动亚洲内部供应链的发展,从而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作为加强亚洲在全球经济中作用的关键一步,RCEP不仅能助推亚洲贸易关系的拓展,还能深化与欧洲、非洲和拉美的合作,以应对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

亚洲并非没有可靠的贸易伙伴,真正的朋友是在困难时期依然相伴同行的伙伴。只要亚洲团结合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就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稳步前行,化挑战为机遇。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