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安华比马哈迪敢大刀阔斧/东之盈

记者询问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对于拿督斯里安华任相的看法,马哈迪不予置评,也没有恶评,证明安华做得还不错。

有了初步的大刀阔斧,安华比马哈迪任期22个月是显得好。至少安华敢采取改革的作风,绝对不让至亲参与政府的招标,也不给予朋党似的官联公司委任。终止政企委任是须要勇气的,也让首相失去了扩展势力的机会。

马哈迪第二次上任,就已经任人唯亲,进行部署自己人担任重要政企职位。

安华采取的这些措施,证明安华有决心铲除官联委任制度,实现政府唯才是用的政策,以优质体制录取人才,可以推展更良好的方针来发展政企。

不论是马哈迪、丹斯里慕尤丁以及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都采取唯亲是用的录取方式,都不敢采取类似安华的策略。

杜绝贪污舞弊

希望联盟、国阵与国盟最热衷政治委任,于是让那些没有部长与副部长职位者,被委以政企公司的高职,对政企公司毫无贡献,反而从中攫取利益,最终让政企公司蒙受巨亏。

即使马哈迪第二次任相,也是推崇政治委任,以便争取政治上的支持。

安华敢以进行政企公司的改革,将让团结政府更加清白,并杜绝贪污舞弊事件的发生。

由于内阁组织过于臃肿,安华采取瘦身行动,导致许多国会议员望内阁之门而兴叹,但却让国家节省了不必要的开销。

内阁部长甚至被减薪20%,首相没有领取薪酬,都是安华采取开源节流的策略,将让团结政府具有撙节的良好形象。若是这种情况获得延续,而大家都秉承这种精神,将塑造一个良好的民主机制。

安华能够继续发挥开拓市场的力量,就能够吸引许多外国投资者涌入大马投资,尤其是与中国、美国、新加坡以及印度有良好的关系,必然会促进各国的贸易量,这是安华能够做得比马哈迪时代更好的表现。

安华的经济策略必然会促使大马的经济更加稳固,许多正在旁观者蠢蠢欲动,等待大马政治稳定后,就会迅速涌现。

安华的信任动议获得通过,将让整个局势稳定下来,而投资者也开始进行部署,对推动国家经济是有正面的发展。

虽然马哈迪执政时获得三分之二的国会议员支持,但他却无法在经济方面进行有利的改革,最终只为推动种族议程,而把推动经济搁置一旁。

远离种族主义

马哈迪为了争取马来选票,不断鼓吹种族主义政策,结果也是被马来人所抗拒。若是安华把具有的全民概念延续下去,就能带动国家远离种族宗教主义,并确保世俗政体获得继续发展。

马来人对于反对党抗拒贪婪腐败相当认同,若是团结政府容许贪婪者继续恣意妄为,那么将促成马来人舍弃团结政府。

尚未到百日论政,安华已经有了好的开始,人民正引颈长盼,等待团结政府列出系列的政纲。

只要安华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就能让人民看到美好的展望。

人民对安华有期望,也是对自己的前途有期望,国家才会迈入繁荣昌盛的景象。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富人再成为被开刀的群体/东之盈

民主行动党主席林冠英建议调高T20豪车路税,以解决免费过路费的问题,而富人再次成为被开刀的群体。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认为,驾豪华汽车如劳斯莱斯与马赛地的富人不应该享有免过路费,但由于难以鉴定车辆类型,最终政府对此建议也只好作罢。内阁宣布两天50%的降路费,一劳永逸地把问题解决了。

当调高T20豪车路税的建议出现,再次让富人感到不悦,他们再次成为被开刀的群体。只要出现经济上的争端,富人依然成为被关注的目标,以便他们能以“借富济贫”的方式,解决贫富之间的差距。

当T20的路税被提升,可能导致全面或部分调整,其他比较大型的车辆也会随着水涨船高。尤其像CAMRY与高级休闲车也会深受其害,可能成为被列入缴纳更高额路税的牺牲者。

“仇富”导致资金外逃

有些国家因财困而不断向富人开刀,造成资金外逃,确实不是良好的趋势发展。若是太过“仇富”,却也无法增加所失去的税收。

进一步对富人采取征高税收措施,却也无法让经济取得良好的平衡。有些国家决定对富人抽取“海外富人税”,这些国家的富人就会想尽办法避开被征税。

马来西亚显然也对富人须为国家做出贡献有相同的理念,于是对富人享有柴油补贴感到不满,最终富人不再享有与平民同样的补贴。

取消柴油补贴确实为国家节省了几十亿令吉,最终让贫民享有更多的人民援助金。如今经济部正如火如荼地采取取消富人汽油补贴措施,深信今年就可推行。

全民应享免费教育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曾表示可能削减富人在教育领域所享有的补贴,但马大新青年却认为向富人开刀不公平。他们认为全民应享有免费教育。

若是真的富人在教育领域所享有的补贴被取消,那么这些原本在政府学校接受教育的富人,将会转至国际学校就读,造成政府学校失去更多的优质学生来源。

原本被确认推行的奢侈税,其税率介于5%至10%,所涉及领域包括珠宝、名牌手表和豪华汽车等。这项措施预计每年可以让政府取得约7亿令吉的税收,但最终无法如期开跑,正等待政府另行通知。这些行业正面临艰难时刻,若是继续面对更高奢侈税,显然将会导致旅游业深受打击。

由于政治人物认为富人拥有“富可敌国”的经济能力,因此向他们开刀,必然可让国库增加收入。向富人“借富济贫”并不是罪过,但政府必须有绝对的说服力,让富人更有自觉性,并让他们自愿以及更广泛地从事慈善事业,用慈善的方式回报社会。

其实那些愿意为社会做出反馈的富人,才是令人敬仰的一群,而不是因为是富人就必然会受到他人的敬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