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官民协作抗网骗/林楷骏

日前,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透露,截至2024年12月15日,当局已删除社交媒体上总计6万零722条含有诈骗元素的内容,相比起2023年的6297条,所删除的内容增加10倍,再次印证了诈骗活动日益猖獗。

由于诈骗分子手法层出不穷,导致我国民众也经常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根据通讯部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至2024年4月期间,马来西亚因网络诈骗损失31亿8000万令吉,而实际损失额可能更高。

遇老套伎俩还中招

笔者认为,导致我国民众频频陷入诈骗手法中主要由3个因素组成,即民众疏于警惕、社交媒体平台的消极配合,以及科技手段的升级。

无可否认,国人尤其是乐龄人士,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不高,轻易相信诈骗人士的说辞。如今部分诈骗分子仍使用老掉牙的招数,比如“老朋友好久不见,换了新号码”,假扮成久未联系的亲朋好友,通过社交媒体或短信向受害者发送消息之后再开口借钱。

根据笔者观察,这种老套的骗局虽简单,但由于部分民众不谙时事且缺乏警觉性,仍然容易上当受骗。

此外,诈骗分子还会伪装成警方代表,发送虚假通知或警告,声称受害者涉嫌违反某某法令,要求其转账以“摆平”案件。许多民众因紧张和焦虑,匆忙将钱转至指定账户,事后才发现被骗。但此时诈骗分子早已卷款潜逃,即使报警,追回损失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尽管警方已多次澄清办案不会通过拨电的形式,但许多民众依旧上当受骗,这也进一步验证马来西亚人民普遍对诈骗案件不警惕。

社媒执照料能奏效

随着科技进步,社交媒体如脸书和抖音在大众的生活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同时也成为诈骗集团的“新温床”。然而,一些社交媒体公司在打击诈骗内容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以日常生活为例,脸书上充斥着数不尽的诈骗广告。

尽管用户可以举报相关内容,但许多举报的诈骗信息并未得到及时处理或删除,甚至有些平台的审核机制形同虚设。

社媒消极的态度不仅使诈骗内容拔苗助长,还扩大了其传播范围,使更多民众成为受害者。因此,笔者认为通讯部要求社媒申请服务执照的举措能很大程度上使社媒的诈骗内容受到控制与监管。

网络诈骗也和科技手段的升级息息相关,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盛行,使诈骗活动能够跨越国界,诈骗分子可以利用虚拟电话号码、虚拟私人网络(VPN)等工具隐藏身分和位置,从而增加警方打击罪犯的难度。这些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不仅提高诈骗分子的隐蔽性,也使公众更难防范。

综观上述而言,我国人民必须加强防范诈骗的意识,以避免在网络诈骗中深陷其中。只有提高警惕、增强识别能力,才能有效识别诈骗集团的各种伎俩,保护个人财产和信息安全。

笔者呼吁通讯部和马来西亚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必须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并积极推动全民网络安全教育,提升民众对新型诈骗手段的警觉性。

总而言之,只有人民与政府共同协作,才能有效遏制网络诈骗的蔓延,保障人民的产权与塑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反应

 

言论

浅谈华中困境/林楷骏

1960年代,政府建议将华文中学改制为国民型中学(SMJK,简称“华中”),不接受改制的则形成今天的60所独中。

根据1961年教育法令,改制后的华文中学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教学媒介语从华文改为马来文,这也导致华文中学的“变质”。

尽管国民型中学的校名仍保留中文和SMJK字眼,但根据1996年教育法令,所有隶属教育部的中学统称国民中学(SMK),国民型中学的名称不再受到政府承认,仅在行政上允许SMJK的使用。

此外,华社大量投资于华小和独中,导致国民型中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仿佛成为“弃婴”。华社普遍认为国民型中学得到政府资助,不需筹款,但实际上,教育部只负责教职员薪水和水电津贴。

根据华中理事会资料,教育部全权负责29所华中的水电费与公共设施费用,其他52所华中仅获得每月5000令吉的水电津贴,实为杯水车薪。

除了拨款问题,教育部近年来还委派不谙中文的校长或副校长担任华中职务。2019年,柔佛州教育局委派非华裔出任丰盛港培智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

2020年,马六甲州教育局委派2名不懂中文的巫裔教师,分别担任马六甲圣母女子国民型中学的第一副校长和第二副校长。此举也引发“温水煮青蛙”效应,以致华社以及华中理事会的担忧。

加快谙中文校长培训

笔者认为教育部必须明文规定华中高职需由谙中文的师资出任,同时加快谙中文的校长的培训(NPQEL),避免更多不谙中文的校长进入华中,逐渐削弱华文特色和文化传承。

华裔教师的缺失也是华中的一大隐忧。根据2020年数据,服务1-5年的华裔教师比例仅占22.17%,意味着华裔教师比例将逐年下降,这直接影响华文教育的持续性和学生对华文及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国民型中学师资不足的最大原因为师范大学所培训的华裔师资有限,导致教育部必须把非华裔教师引入华中,因此华中的华裔教师比例在2020年仅剩49.27%。

为缓解这一问题,教育部应提升华裔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改善薪资福利,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确保华文教育的长远发展。

如今,华中面临政府拨款不足和缺乏华社援助和重视的双重困境,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考验,也是对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的呼唤。

华中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因此笔者希望教育部能重视长久以来华中所面对的问题,以重振国民型华文中学,让华中重现昔日辉煌!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