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亦鸣

昌明团结政府推动许多经济策略,似乎慢慢地显露出转机,经济可能一片升华,让人民喜出望外。

那些具有扩大本身经济蛋糕的富者,掌握了经济命脉,在经济危机的缝隙中,依然强势出击,没有在劣势的环境中败下阵来。政府向这些富人群体抽取更多的税务,不会造成他们生活成本压力。

富人具扩展经济思维

富人群体具有扩展经济的良好思维,即使面对生活成本不断地飙升,他们却可以在劣势的环境中生存。

在这弱肉强食的社会,富者永远都对物价飙涨可保持良好吸纳的地位,绝对不会因此而被难倒。

即使政府采取对富者抽取更多的税务,那也是九牛一毛而已,因此政府随着推动“借富济贫”的措施,来推动对穷者的援助计划。

政府废除汽油补贴,对富者也仅是沧海一粟,其实他们所驾驶的汽车如劳斯莱斯或马赛地,都使用RON97汽油,因此废除RON95的汽油津贴根本没有对他们产生任何影响。

政府通过帮助贫穷者经营商业,确实可帮助贫穷阶级者,有少数的穷者在政府的协助下,通过自动贩卖机卖食物,月赚1万令吉,可见政府深切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达致了美好的目标。

虽然有穷者通过政府的努力而把生意转型,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多数的穷者依然对政府有所寄托,盼望政府继续给予他们更多的“民粹”利益,多多益善。

但政府即使能够不断给予援助金,却也抵挡不住物价狂飙的压力,穷人依然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压力,于是陷入更穷的处境。

应对方式不同

富人与穷人在面对经济窘境时,拥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富人只要多赚一单生意,就立马把这种窘境化解;穷人面对这种窘境,却显得不知所措,一筹莫展。

政府推动经济改革是好事,对富人来说,绝对可以承受这种压力;但对穷人来说,就只好勒紧裤带,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

富者有应变能力,绝对可以转危为安;穷者则感到束手无策,只盼望时常有榴梿掉下来,才不会陷入困境。

政府可能认为穷者一样拥有像富者的思维,于是想“赶鸭子上架”,但最终穷者依然被抛在后头,与富者的距离渐行渐远。

反应

 

言论

富人再成为被开刀的群体/东之盈

民主行动党主席林冠英建议调高T20豪车路税,以解决免费过路费的问题,而富人再次成为被开刀的群体。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认为,驾豪华汽车如劳斯莱斯与马赛地的富人不应该享有免过路费,但由于难以鉴定车辆类型,最终政府对此建议也只好作罢。内阁宣布两天50%的降路费,一劳永逸地把问题解决了。

当调高T20豪车路税的建议出现,再次让富人感到不悦,他们再次成为被开刀的群体。只要出现经济上的争端,富人依然成为被关注的目标,以便他们能以“借富济贫”的方式,解决贫富之间的差距。

当T20的路税被提升,可能导致全面或部分调整,其他比较大型的车辆也会随着水涨船高。尤其像CAMRY与高级休闲车也会深受其害,可能成为被列入缴纳更高额路税的牺牲者。

“仇富”导致资金外逃

有些国家因财困而不断向富人开刀,造成资金外逃,确实不是良好的趋势发展。若是太过“仇富”,却也无法增加所失去的税收。

进一步对富人采取征高税收措施,却也无法让经济取得良好的平衡。有些国家决定对富人抽取“海外富人税”,这些国家的富人就会想尽办法避开被征税。

马来西亚显然也对富人须为国家做出贡献有相同的理念,于是对富人享有柴油补贴感到不满,最终富人不再享有与平民同样的补贴。

取消柴油补贴确实为国家节省了几十亿令吉,最终让贫民享有更多的人民援助金。如今经济部正如火如荼地采取取消富人汽油补贴措施,深信今年就可推行。

全民应享免费教育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曾表示可能削减富人在教育领域所享有的补贴,但马大新青年却认为向富人开刀不公平。他们认为全民应享有免费教育。

若是真的富人在教育领域所享有的补贴被取消,那么这些原本在政府学校接受教育的富人,将会转至国际学校就读,造成政府学校失去更多的优质学生来源。

原本被确认推行的奢侈税,其税率介于5%至10%,所涉及领域包括珠宝、名牌手表和豪华汽车等。这项措施预计每年可以让政府取得约7亿令吉的税收,但最终无法如期开跑,正等待政府另行通知。这些行业正面临艰难时刻,若是继续面对更高奢侈税,显然将会导致旅游业深受打击。

由于政治人物认为富人拥有“富可敌国”的经济能力,因此向他们开刀,必然可让国库增加收入。向富人“借富济贫”并不是罪过,但政府必须有绝对的说服力,让富人更有自觉性,并让他们自愿以及更广泛地从事慈善事业,用慈善的方式回报社会。

其实那些愿意为社会做出反馈的富人,才是令人敬仰的一群,而不是因为是富人就必然会受到他人的敬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