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对朝野失望 坚守华教路/冯振豪

2018年第14届大选是马来西亚的政治分水岭,对华教来说,也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在大选前夕,盼望希盟上台后有更合理的待遇,另一方面对国阵的故弄玄虚感到厌烦。



选后,希盟入主布城,华社看好百日新政内兑现承认统考,结果泡汤。

2019年预算案提呈国会得知拉曼大学学院的补助经费被砍,只因为是“马华党校”,让所有拉曼师生和华社“揽炒”,到了今年的预算案出炉,政府似乎乐于剥削拉曼,忽略其他继续获得拨款的“党校”,而挣了半死,财长才愿意以替代管道拨款。

同时,承认统考的路似没尽头,从去年的“年底有好消息”到今年的“报告年底出炉”。

这还不止,又来了一场爪夷文风波,闹得天翻地覆。

大略回顾一番政府与华教之间的“牙齿印”,不仅是对从政者的期待落空了,也再次考验华教在变天以后如何定位自己。



谨守初衷不可松懈

每逢大选,朝野为了推高华裔选票使出各种花枪,包括向华社许诺承认统考和增建华小。直到5·09以后,除了求神拜佛求政府别插手华教课题,对在野的国阵马华也不予厚望。至此,华教路在何方呢?

当食摊小贩愿将部分收入捐赠拉曼的消息传出之后,也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诞生:超越朝野,扬弃幻想,走向务实。华教给大马政治一个很大的贡献,即两线制的构想,希望通过这种中庸与极端的制衡,让华社子女受益。

因此,若说华教给在野党“充电”一点也不为过。惟两线制已成为政党的独角戏,华教未来不可能从中获益,是时候超越政治,抛弃对从政者的幻想,否则受害的永远是自己。

但争取华教在国家的地位始终不可放弃,一方面要延续前辈为华教奋斗的历史,其次是彰显华社对教育的执着,只要一次不慎的妥协必将后患无穷。最重要的是,华教是团结华社的最后一道防线,若放弃华教等同自毁长城。

无论如何,华社必须谨守初衷,华教人士也不可松懈,继续在动员华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强化彼此凝聚感与族群认同,提起危机意识,迎接一波接一波的挑战。让下一代华社子女知道,只有自强不息和永不放弃才使我们值得被尊重。

(作者为台湾东吴大学政治所研究生)

反应

 

东海岸

简民发不满国阵获胜选区地里望村长人选落空

(文冬6日讯)马华文冬区会主席拿督简民发表示,根据国阵和希盟的协议,由国阵胜出的选区由马华的人选出任村长,可是文冬县内6个国阵胜出的华人新村村长的委任,独缺马华推荐的地里望村长人选落空,让他震惊和不满,马华将会作出投诉。

他是于昨午在马华文冬区新春团拜会后受媒体询及县内村长的委任时这么回应。前马华总会长丹斯里廖中莱为座上嘉宾。

他说,马华文冬区会一直以来都是根据有关协议和指示遴选新届的村长人选,文冬县共有15个华人新村,其中9个华人新村是由行动党委任人选,至于由马华安排在国阵胜出的6个华人新村村长人选,分别是柏朗埃州选区的文积、地里望、双溪甲杯和双溪必得以及沙拜选区的斯里地里望和加叻。

“整个遴选和提呈村长人选的程序都根据指示进行,可是当接到这份名单时,我是无法接受的,这无疑已违背了彼此之前达致的共识,为什么地里望村长人选没有在马华的名单内?”

他坦言,其实在新年前,他的确有听到一些传闻,当时他在马华彭亨州联委会上也提出隐忧,并清楚表达本身和马华文冬区会的立场,必须根据州行政议会之前的决定,由马华文冬区会安排上述6个新村的村长人选,而且不可能放弃任何一个名额。

“我清楚表达立场,一个都不能少,但是我接到消息,地里望村长人选不在马华的名单内,我真的很震惊,我会去了解此事件,以及作出抗议。为何不是根据已达致的协议和原则去进行,而且是白字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现在地里望村长人选的委任竟然在马华名单内“消失”,我真的很不满。”

他认为如果情况是这样话,那么马华文冬区会也可以争取委任其他华人新村的村长人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