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小学低年级“废除考试”之后(下篇)/林国安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实现教学中心从“教”向“学”转移,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改变学习方式,使教育教学发生结构性变革。然而,教学评价或考试的改革却滞后于课程教学改革趋势,甚至制约着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带动人们对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深刻思考与探索。人们尝试寻求课程、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构建“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学习与评价”三位一体,通过“常模参照”转型“标准参照”,实施“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模式,来支持教学评价与考试系统的改革目的,追求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整体效益。



“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模式,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表现、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相关要求,开展教学评价或考试测评。

它采纳“标准参照”界定学生学习水平,而不着眼学生之间学习表现的比较与排名。当前,这种评价模式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教学评价与考试的主要形式。例如美国的“共同核心标准”与“共同评量”、英国的“学生发展评估”、中国大陆的“高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台湾地区的“国民中学学生学习成就评量标准”,还有我国年前推行的“中小学校本评估”,都属于“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模式。

实施“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或考试,须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和“学业标准”规划评价内容和建立指标体系。

我国现行“中学标准课程”(KSSM)和“小学标准课程”(KSSR)各学科的《课程与评价标准文件》(Dokumen Standard Kurikulum dan Pentaksiran),就是根据学科教育教学规律与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详尽规划学科“内容标准”、“学业标准”、“表现等第与表现描述”,整合课程、教学、评价于一体,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评价工作。

根据上述教育总监的公告内容,未来小学初年级学科教师应该是依据《课程与评价标准文件》所提供的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表现的定位点,采纳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状态进行评价,同时诊断教学成效。



xueshewng1206

加强教师评价专业发展

实施“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或考试,教师可谓任重道远,也是关键人物。但长期以来考试主导教学、教学为考试服务的定势思维,或让教师对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型产生价值取向上的矛盾冲突,甚而引发抵触情绪。

因此,实有必要改变教师传统教学评价观念,让教师充分理解新评价政策制定者的意图与实施目的意义,并内化其价值取向,全心全意投入执行相关评价工作。

为优化教师执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工作,教师支援体系不可少。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评价专业职能。

培训课程内容可以包含教师认知图式转变与实务操作两大领域,以协助教师转变理念认识、态度和情感;引领教师如何设计评价课业、组织评价活动、善用各种评价工具或手段,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加强教师对学业质量的分析应用、对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评价能力。

当然,完备教学评价管理机制,简化教师“文书”工作,关注安抚教师的忧虑,纾缓教师的工作压力,也是实施“基于标准”教学评价的重要保障。

我国教育部计划从小学初年级着手教学评价改革,这是深具意义的。毕竟,“基础不行,地动山摇。”教学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攻坚重任,教学评价改革却也是回归教育育人根本、关注学生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切入点。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必须在教育理念、专业技术、实施策略方法、教师培训等方面做系统研究与部署。

我们期待小学初年级教学评价改革,落实以能力素养为导向的学习质量评价,其结果在于改进学习,不再分分计较,也不再排名论序,减轻学生学业压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健康地成长。

反应

 

言论

美国政治领袖教育担当/林国安博士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第47任总统。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分别发表政见,包括阐述对教育课题的观点和立场,尽见大国政治领袖的教育担当,以及胜选后美国教育政策的可能走向。

联邦集权与地方分管,向来是美国教育管理制度的矛盾。特朗普主张关闭美国教育部,将教育主导权下放各州政府,以减少联邦政府对教育机构的监督与财政开支。

同时,通过“学校选择计划”,恢复家长教育选择权,以利用公共教育资金,将子女送到公立、私立、特许学校或在家学习。

贺锦丽支持保留教育部

贺锦丽则支持保留教育部,重视联邦政府支持发展公立教育系统的作用;反对公共教育资金用于私立学校,主张将教育资源集中于公立学校,以提升其教育质量。

除了对国家教育管理制度持不同意见,特朗普和贺锦丽在推进美国各阶段教育发展方面,也各有观点。

特别是贺锦丽,注意到减轻家庭幼儿照护负担,赋能学前教育的可及性和经济性,具体包括为家庭提供长达12周的保育有薪假,为有新生儿的家庭提供6000美元的税收减免;扩大Head Start 项目,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学前教育。

关于学校教育改革,贺锦丽支持通过政策和资金投入,促进学校教育内容多样化,吸引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减少学校中的种族和经济隔离问题;反对学校限制种族和性别议题教育的政策。

特朗普则主张在学校推广符合“爱国价值观”的教育,禁止在课堂上教导批判性种族理论、跨性别意识形态和结构性种族主义的内容;支持将基督教价值观重新引入公共教育课程。

为此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特朗普倡议废除教师终身制,推行基于教学绩效的教师薪资制度;并提出设立新的教师认证机构,以确保教师符合“爱国价值观”教育的需求。贺锦丽则认为教师多样性对学生成就至关重要,主张通过教师培训和招聘计划,为少数族裔服务院校提供资金,以培养更多少数族裔教师。

贺锦丽和特朗普都非常重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贺锦丽认为“大学教育是通往中产阶级的主要途径”,致力于推动高校奖助计划、学生贷款减免和实现社区大学免费教育,确保学生能从高等教育中获得价值。

具体包括支持提高助金额,为弱势中学生、大学新生和残疾人士提供资助;支持低收入家庭学生免费就读社区大学;延续推动拜登政府的“有价值的教育储蓄”计划,为大学生减免或宽免大学债务,利惠学生基本生活需求、创业和购房;支持增加对少数族裔服务院校(如传统黑人大学和部落大学)的投资。

不过,特朗普反对大规模学贷减免,仅支持“收入驱动还款”计划,让学生根据个人职业收入和家庭经济调节支付还款。

为增加高等教育办学的可负担性和灵活性,特朗普打算通过“征税、罚款和诉讼”,从大型私立大专的捐赠基金中获取资金,以设立名为“美国学院”的免费线上大学,作为设立传统4年制大学的替代方案。

对于美国大学的营运,特朗普在意的是制订新的认证标准,避免其受左派政治意识形态和异议份子的干预。

蓄意增国际学生门槛

美国是教育大国,难以规避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但是,特朗普“一刀切的移民歧视”,蓄意增加国际学生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

他曾于任职总统期间签署“回教徒禁令”,限制来自回教徒占大多数国家的个人入境美国,导致大量国际学生的签证暂停签发。

贺锦丽是反对特朗普“回教徒禁令”的,她赞赏国际留学生对美国的贡献,而拜登政府教育部也恢复推进国际教育。

综上所述,特朗普的教育政见倾向教育管理去中央化,教育内容凸显爱国价值和西方文明传统,恢复家长教育选择权,反对大力投资公共教育。

贺锦丽则倾向通过联邦政府的支持以改善公立教育系统,推进教育领域的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特朗普宣誓就任总统,雷厉风行签署了近百项行政命令。他的教育政见是否付诸落实,落实到什么程度?他可能吸纳贺锦丽的教育观点吗,抑或把它当作拜登政府留下的“垃圾”,一并清除干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