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就是你们,害我们要学华语/陈仁杰

一则独中老师的面子书帖文引起一片热议。内容叙述这来自丹州独中的学生出外募捐筹款时,居然有人恶言相向:“就是你们独中和搞华教的人,害我们要学华语”的说辞脱口而出,让学生饱受委屈。对于该名学生的回应,笔者大表赞同。

国内只有区区的60所独中,若连华裔自己都不去支持,对维护华文教育不屑一顾,那么,我们还能指望谁去捍卫它呢?若人人都仿而效之,纷纷抱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甚至出言诋毁,那么,华裔子弟在未来得不到华文教育可不是危言耸听。



虽然马来西亚可说是除中国之外,海外华文教育保存及发展最好的国家,但是,有鉴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环境,纵观华教的发展史,它总是铺满了荆棘,完全有赖于热爱华文教育的斗士们一代接一代,一路上披荆斩棘,尽心尽力地捍卫华教;在克服种种难题之后,华文教育体系才能发展至今时今日的规模,华裔子弟才能获得良好的母语教育。

由于属于非营利机构,也不曾受到财政部的照顾成为财政预算案拨款下的受益方,若要维持学校的营运与操作,单靠从学生处所收取的学费是远远不足的,独中唯有依赖来自善心人士及团体的乐捐;职是之故,独中师生出没于人潮较多的食肆,甚至冒着日晒雨淋挨家挨户向民众募捐的情况时有见闻。

身为华裔的我们应该慷慨解囊,为华教贡献一份力量,若心里不愿意抑或经济情况真的不允许,理应以婉转的方式拒绝,而不是当众发表极端偏激的言论,让学生难堪。

语文是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认证,我们应以我们的母语为荣,学习华文对每个华裔子弟来说是一件责无旁贷的使命;然而,相信我们周边都有不少崇洋媚外的人士,宁愿花时间学习外语,也不愿加强自己的母语,轻视自己的母语,认为华语根本不值一提。若此现象持续恶化,后果将不堪设想。

近年来,国内极端种族主义盛行,关闭华小的声音此起彼落,承认独中统考的那一里路也遥遥无期,视华教为眼中钉的人不下少数,他们一再寻找缺口企图突破华社守护华教的防线;职是之故,我们理应团结一致,尽最大的努力捍卫华教。认为华教害了他们的异类理应及早觉悟,以免将来后悔莫及。



反应

 

言论

独中教育坚守与传承/黄燕娣博士

自1957年我国独立以来,华人不想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故一直都坚持捍卫自己的民族教育。因此,独中宁可不要政府的津贴都要保留自主办学的权力,虽在不利的大环境下还是设法将独中教育努力传承下去。

独中是我国华文教育体系重要之一环,它是华文小学母语教育的延续,也是华文教育的进阶发展。独中的存在,除了背负华文教育 “承先启后” 的重大责任外,更被华人社会视为种族政治的一部分。

独中一直都在逆境中求生存,发展历程可谓波折重重,因每所独中所处的地理环境不一样,学生也来自不同的社经背景,部分小型独中数度濒临关闭,尤其在东马的独中。

办学理念不完全相同

各独中为了发展,除了办学大方向依照董教总的办学使命与方针外,通常各校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各校领导组织的办学理念也不完全相同,但共同的办学理念都是以华文为主要教学语言及保有自己民族文化的课程。60至70年代,我国政府废除小学升中学考试后,独中面对更严重的学生来源短缺问题,办学陷入低潮,生存与发展面临重大危机。

面对极其恶劣的客观环境,华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母语教育,当时于1973年在霹雳州发动一场席卷全国的 “华文独中复兴运动”,及时把全国仅存的60所华文独中从死亡边缘救活和渐渐发展起来。

董教总也于当年成立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并发动筹募全国独中发展基金,成立独中课程编委。独中的任务,基本上分为两方面 : 一是维护母语教育发扬中华文化;二是发挥中等教育功能,培育有用的人才。

课程不是永恒不变的,刚开始独中成立时,政府规定独中课程必须与国民教育体系相同,只是媒介语可保留华文教学,但经费由董事会全权负责筹备。

之后,因各独中的发展条件不一,渐渐地没有统一及一套适合独中的标准的课程,教科书早期多以中国、香港编纂为主,后来也采用自新加坡和台湾编纂的。

教科书参差不齐

当时各独中的教科书参差不齐,很多时候是依据老师的意愿来决定教科书,有英文版本、中文版本,甚至有些学校无法采购到大量的统一版本的教科书,学生只好用影印的方式当成教材,或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抄写编制成笔记本大家一起分享。

1973年独中复兴运动发表《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之后,董教总独中工委会就开始制定统一的办学方针与使命,接着采取进一步行动规划独中统一课程,统一独中课纲及考试,协助各独中更有效的发展校务。

教科书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知识传递工具之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

华教工作者认为,从教育原理来观察,“认知及效忠” 是教育的目标,“课程内容” 是手段,而 “语文”只是一种工具;只要手段正确,不论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必然可以达到目标。

为了长远的发展独中,为了推动课程改革和课程本土化,以及提升和加强独中的学术水平与学生素质,于是董总独中课程编委会于1976年,积极着手进行编纂高初中各科统一课本。

直到今天,独中所使用的课本几乎都采用董总出版的教科书,这是独中一路以走来的坚守与传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