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曾志涛

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日前承诺,在我国人工智能和云端运算领域投资22亿美元(约105亿令吉 )。

随后,谷歌(Google)也宣布来马投资20亿美元(约94亿令吉),建设首个数据中心和云区域,预计将创造2万6500个工作机会,总经济影响价值为150亿4000万令吉(约32亿美元)。

数字化转型重大机遇

随着两大科技巨头的大规模投资计划,我国在数字化转型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然而,我们是否准备好迎接这些投资,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众所周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精通英文和数理能力人才。2023年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成绩显示,多达1万1713名考生考获全科A+、A 及A-,全国平均积分(GPN)表现比前年更佳。

然而,成绩分析也显示,不及格率最高的两个科目是数学科,即高级数学(25.9%或2万8469人)和普通数学(23.2%或8万5706人)。此外,英文和科学也有将近十分之一的考生不及格。

其实,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翻看2022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数据,我国15岁中学生在数学、科学和阅读方面的表现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其中,我国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平均得分为388、409和416分,而OECD国家平均分为476、472和485分。

我国历届的PISA成绩排名都不尽理想,落在后段的三分之一,甚至比不上泰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

在世界银行日前公布的《竹笋倾向:强化基础能力》报告中,大马平均每个孩子在学校度过12.5年,但仅有8.9年学习时间。相比之下,新加坡学生的平均学习时间为12.8年,韩国为11.7年,就连越南也有约10.7年。

该报告也指出,42%的本地学生在五年级学期结束时还未能达到熟练的阅读能力水平,情况令人担忧。

与科技巨头需求脱节

这也意味着我国学生在数理能力方面可能与科技巨头的需求脱节。这是因为科技公司注重于创新、技术密集型的工作,需要具备扎实数理能力的人才来解决软件开发、算法设计等复杂的技术问题。

2013年9月,教育部推出了《大马2013-2025教育发展蓝图》,制定国家的教育发展方向。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项蓝图,如第一章中提及的提升高阶思维技能和英文水平;第二章中提及的强化科技、工程和数学教育;以及第三章中提及的缩小城郊教育鸿沟和为所有孩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蓝图里面的愿景将为我们如何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师资素养和引入高阶思维指引方向,并为提升学生的阅读和数理能力奠定基础。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在莘莘学子的基本功方面花心思,我们才能在整体学习能力迎头赶上,培育出更有竞争力的人才,搭上高科技发展的列车。

反应

 

财经新闻

AI TEACH技能计划 协助社区数字化转型

(吉隆坡27日讯)为了帮助社区适应数字化转型,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推出“AI TEACH技能提升计划”,以应对人工智能驱动的经济需求。

这一计划也旨在为个人提供数字经济所需的人工智能技能,推动参与者适应科技进步,在经济转型中取得成功。

森美兰州遗产、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行动委员会主席拿督莫哈末法依扎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该计划符合2027年森美兰数字经济计划的目标,致力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培养数字化社会。

“这一计划将增强数字技能、提高劳动力竞争力,并为本地社区带来积极影响。”

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AI TEACH”已在吉隆坡、霹雳、槟城、马六甲和雪兰莪培训1352人。参与者接受AI知识、伦理使用及实用技能培训。

法依扎强调,计划在森美兰的重点是服务国家信息传播中心社区,促进包容性数字经济的发展。

“计划对推动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发展至关重要,确保所有人都能参与科技变革,提升技能并贡献社会。”

“AI TEACH”计划还致力于解决数字不平等问题,支持政府在科技公平性上的承诺。通过提供先进的技能培训,该计划帮助城乡社区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作为大马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AI TEACH”在缩小数字鸿沟、提升劳动力技能及推动经济包容性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