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希望看到袖珍图书馆林立/陈美枫

托德·波尔的母亲退休了。她春风化雨,为教育下一代献身几十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仍孜孜不倦地阅读。托德十分敬爱和崇拜母亲,决定利用他的专长,用木材制作了一间校舍模样的小小屋子,安装在自家院子里的木桩上,并且在小木屋里放满了书本,当作礼物奉献给母亲。母亲当然高兴得合不拢嘴,左邻右舍以及亲朋戚友看了也赞不绝口,纷纷要求托德也为他们做一个同样的小木屋,安装在自家院子里。

那是2009年发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个只有1万3千个居民小镇赫逊的一件平平无奇的小事。然而正是这么一桩平平无奇的小事,却催生了一股迅速蔓延至全球各角落的潮流——托德为母亲制作的首个免费袖珍图书馆,在短短8年内,已被复制并遍布美国50州,同时被全世界逾70个国家的人民模拟仿效,致使总数超过6万个免费袖珍图书馆出现在全球各角落,对提升阅读风气、促进民众交流及发掘创新潜能作出贡献。



为了联系分布日益广泛的免费袖珍图书馆,创始人托德于2011年成立了一个以威斯康辛州赫逊镇为基地的非营利机构。新设立的免费袖珍图书馆,缴交40美元向这机构注册后,便会获得一个编号,用以加入到该机构控制的世界免费袖珍图书馆分布图上去,同时可登陆该机构的面子书专页,与世界各国的免费袖珍图书馆负责人交流及分享心得。

我后知后觉,迟至2014年9月才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诺见到第一个免费袖珍图书馆。当时的惊艳之情,不在话下。后来又陆续在加拿大、纽西兰、荷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各见到一个这样的小小图书馆。

鼓吹阅读风气

从阿拉斯加回国后,我上网搜寻相关资料,获悉当时我国尚未有这类免费袖珍图书馆,甚至整个亚洲也只有寥寥几个,于是特地写了篇介绍文章,发表在2014年12月20日的《南洋商报》商余版;过后又写了篇英文稿,刊登在2015年3月份的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月刊内。

最近重新上网查阅最新资讯,发现我国在拙作发表于《南洋商报》仅8天后便有了第一间免费袖珍图书馆,在森美兰州汝来;目前已增至21间,分布在槟城(1)、雪兰莪(1)、布特拉再也(1)、森美兰(3)、柔佛(1)、登嘉楼(5)、砂拉越(7)和沙巴(2)。



免费袖珍图书馆的概念很简单,既免费,也无需注册,每天24小时开放,任何人都可随时去取一本书回家阅读,只需交还一本书就行了,因此它也是个挺方便的书本交换媒介。热心人士花钱花时间设立这样的图书馆,一心一意鼓吹阅读风气,傻劲可嘉。然而,空有傻劲并不足以保证小小图书馆就能长期生存下去,还得看其所在地的社区民众的公民意识有多高——会否好好利用这难得的设施,而不蓄意破坏。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层顾虑吧,我国的21个免费袖珍图书馆,大多设立在学校或大学校园内或校门口,限制了它们促进阅读风气的潜能。它们的存在,固然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或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学校本来都已拥有自身的图书馆,因此我相信,不爱阅读的广大社会人士更加需要这类小小图书馆来提醒大家阅读的好处,同时协助大家培养阅读的兴趣。此外,免费袖珍图书馆或许也可帮助民众养成爱护公物的公德心。

我希望,有朝一日,我国的每一个社区,都有一间免费袖珍图书馆。

反应

 

商余

在路易港巧遇渡渡鸟/陈美枫

【四海兄弟】文/图|陈美枫

早上9点之前,美英和我已和很多其他乘客一起上岸了;这还是整个航程头一遭邮轮在预定时间之前靠岸。

从甲板上即可见这拥有印度洋最大海港及非洲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光环的城市距离邮轮码头并不远,加上宜人天气,最适合徒步自由行了。

邮轮码头有四人乐队和两个舞娘迎宾。从那儿依指示牌走向市区,经外观挺前卫的奥德修海洋馆,走过可转动以让游艇通航的行人桥,很快便来到蓝便士博物馆了。绕过这尚未开门的小历史博物馆,走在高挂的四色阳伞队伍下,赌馆和手工艺品店引领我俩到考丹步道及滨海餐饮休闲区。好些挺出色的老房子,傲立步道旁,痴待有心人鉴赏;大多乃法国殖民时期产物。

正门两侧的华表如同卫士迎接我俩进入康帕尼花园;它们乃路易港12个姐妹市之一中国佛山市的厚礼,立于1998年10月5日。园内高大榕树及其他乔木遮掩不住几座纪念碑,包括毛里裘斯的塑像。我也看到一只栩栩如生的渡渡鸟。这种出现在毛里裘斯国徽上及《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书里的鸟在17世纪绝种之前只生活在毛里裘斯,体型颇大,重达17.5公斤,不会飞也没问题,因为没有天敌。

1个大岛和3个小岛

毛里裘斯位居非洲大陆东南岸外大岛马达加斯加以东1100公里,由也叫毛里裘斯的最大岛和3个较小岛组成,土地面积2040平方公里,有人口约127万人,首都路易港乃最大城市及政治、金融和文化中心,人口约14万7000人,名字来自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世。

阿拉伯海员最先于公元975年左右发现毛里裘斯,葡萄牙人于1507年到来,91年后荷兰人占领了该岛,以当年荷兰统治者之名把它命名为毛里斯,并花了一世纪尝试开发该岛,非但不成功,还因大量捕杀渡渡鸟,大事砍伐林地,引进外来物种,严重压缩渡渡鸟生存空间,导致其彻底灭绝,令人扼腕唏嘘。

1715年法国人到来,改称它为法兰西岛。1810年,英国夺取该岛,法国于4年后根据巴黎条约把其他附庸岛屿全割让给英国,其中的塞舌尔于1906年脱离毛里裘斯,并于1976年成为独立国。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毛里裘斯成了英帝国主要糖生产地。

毛里裘斯于1968年独立之前3年,英国把查戈斯群岛分割出去,成为英国印度洋属地,并强行驱逐岛民,以便和美国在最大的迭戈噶西亚岛上建立联合军事基地。2019年,国际法庭宣判英国归还查戈斯群岛给毛里裘斯。2024年10月,英国同意归还该群岛,不过必须签署99年租约以保留英美联合军事基地。

从花园经毛里裘斯学院和路易港市政局大楼,我们造访了圣路易大教堂。再走一段来到色彩缤纷热闹非凡的中央菜市场,我俩在以印裔为主的商贩和顾客之间留连颇久。

多元种族国家

毛国人口当中,印裔占了百分之六十七,克里奥尔(欧亚混种)人百分之二十八,华裔百分之三和法国人百分之二 。宗教方面,兴都教徒占百分之四十八,基督教徒百分之三十二,回教徒百分之十八 。

中午时分来到海滨的阿普拉瓦西·加特时,扑了个空,这移民入境站和毗邻的洲际奴隶博物馆于周末提早在12点关门休息了。从1849到1923年间,近50万个契约劳工从印度引进来,经入境站处理后安置在毛里裘斯工作或被转运往他处。入境站于2006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经过建竣于1870年的邮政总局,走向邮轮的路上,我造访了蓝便士博物馆,只为一睹其珍藏的最早期邮票。也见到了市郊的华人道观关帝庙。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