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干《弟子规》底事?/超秋

对于温任平8月20日的《弟子规:传销式疯狂》笔者有些补充。

温表示:“学生得补习国文、英文、数学,时间有限,连十三经都无暇去碰,学校却逼着学生去啃《弟子规》”。估计中文系的读过半数十三经的也凤毛麟角,我们竟要求学生去碰?再说,若《弟》是好的读物,逼迫学生去读也没错。好的读物,笔者会建议少补习,多阅读。



“《弟子规》的使用率却暴增70倍(700%)。谁在后面推波逐(助)澜?”温质疑其中有商业利益。于丹的《论语心得》狂卖一千万本、《圣经》一直以来高踞世界最畅销书榜又要牵扯到商业利益?即使有商业利益,我们也欢迎出版商出于商业利益,多出好书来赚我们的钱,报馆认真办报来提高销量,何错之有?《弟》读者多自然使用率暴增。要是今天使用率暴增的是十三经,估计温高兴还来不及,应该不会对商业利益说三道四。

妖魔化《弟》故意误译

不管是佛教团体或个人,如果认为《弟》值得推荐,掏腰包助印,免费赠阅应该没错。要知道钱也是人辛苦赚来的或信众募捐的。

温批评“《弟子规》的内容成了校规”。若内容正确有何不可?那校规究竟如何订?校长?董事?他们的水准不一定比《弟》高。还是翻阅十三经?

温将《弟》译为‘学生的禁令’”,笔者认为“禁令”两字应改为“规矩”或“条规”。想必是温主观地妖魔化《弟》以致故意误译。即使是禁令也不可怕,别一看到禁令就想到独裁禁锢。世界上最民主的美国也是有禁令的,否则岂不成为无政府、人人任意妄为的社会?



至于弟子规背诵比赛、弟子规舞、弟子规舞蹈比赛等,不是听说有小状元背诵《四书》等的活动吗?当然,如果个别学校真有弟子规舞,笔者也认为怪怪的,得考察其背后的目的和动机。但《弟》和这些活动无关。

主办单位或太热情

假佛教、基督教、回教等之名行敛财行骗、欺世盗名之实者屡见不鲜,难不成要释迦牟尼、耶稣、默罕默德吃死猫?中世纪赎罪券是为一例。何况这些活动的主办单位估计太热情,太想推广《弟》,以致过了火,还不至于有多恶劣的动机。

不上课出来准备比赛?只能说任何比赛都一样。笔者愚见,《弟》的比赛应该不是校方最注重的比赛,肯定有更多比赛是重点,如演讲、铜乐、救伤等,肯定会牺牲更多上课时间准备比赛。温何必尽瞅着《弟》,无视其余?再者,这是(事关)老师或校方对比赛成绩输赢观念的偏差,干《弟》底事?

超秋

超秋

反应

 

东海岸

弟子规中心导师 莅叁娘善心老人院演讲

(直凉2日讯)弟子规中心导师陈志伟及杜可盈老师在岁末时刻到叁娘善心老人院举办“中华礼仪”演讲,以亲子团康活动来为2024年画上句号,再以《使命》、《五音療癒》来开启新的一年。

陈志伟与杜可盈经常到叁娘善心老人院弟子规中心讲解中华文化,免费教导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效仿古人无私奉献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共有60名学生参与讲座,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陈志伟受访时说,这是世界大同的理想而办的活动,活动内容有传统作揖礼仪简说,礼的意义,在家礼仪是和谐之本。

他说,讲座也有谈到音乐养生之道,五音疗愈,多听轻音乐有助于身心健康,也有参观万姓祖先堂寻根,了解中华民族起源,孝道的传承和意义。

最后,活动也给参与者父母孩子一同制作香囊,把好运带回家。

叁娘老人院院长拿督叶玉梅感谢陈志伟及杜可盈老师一路来的付出,让家庭亲子关系更和谐,把正能量带给社会。

“叁娘善心老人院弟子规中心为志工老师开放,他们善用这里的资源,把中华文化贯彻予新生代,让社会更美好。”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