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传统年 启新思维/南洋社论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诗人兼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这一首《元日》,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望和诗人本身对未来的信心,而这首诗也成为描写时令佳节的代表作,长久以来传诵不辍。
今天是腊月除夕,是农历甲辰年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大日子,过年了!
农历新年是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各种形式的习俗,世世代代在传承年的意义和内涵。
大年除夕的年夜饭是团圆的象征,不论身在何处,在外的游子都会在这一天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吃上这一顿象征团圆与圆满的年夜饭。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是在外游子最无奈的慨叹。
团聚与圆满是根植在所有中华民族血脉中最珍贵的希望与信念,深含中华民族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和对流逝岁月的尊重。
过年警惕乐极生悲
过年,是华人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不但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和个人的主观愿望,包括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需求。
今天,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商业化,传统的过年习俗无可避免也发生变化,一些习俗逐渐在时代发展的脚步中淡化或消失,但过年的核心价值观一直在传承与保持,这是可喜现象。
在马来西亚,我国华社不但传承着过年的传统习俗,并且纳入这个多元社会的一些独特元素。马来西亚庆祝农历新年的节庆氛围非但不逊大中华地区,多元社会结构的元素反而突显马来西亚农历新年的精彩。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新旧年交替的时刻,接财神是过年的高潮,爆竹齐鸣满地红,烟花绽放亮夜空。烟花爆竹是危险易燃物,一不小心可能引发不可预见的悲剧。我们在欢庆这充满喜悦的时刻,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避免发生乐极生悲的事故。
节庆不忘济弱扶贫
在马来西亚,华族过农历新年的节目丰富多姿精彩,许多华人新村推动年景布置,夜间灯花璀璨的新装,成为佳节期间人们浏览打卡的地点,为新春期间增添新去处。年景布置,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憧憬,也是对未来更美好的期盼。
舞狮舞龙、社团团拜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蕴含华族承先启后发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与信念。许多团体在充满欢喜的节庆,也不忘社会上不幸的群体,发扬人溺己溺、济弱扶贫,给社会增添正能量,这些都是值得鼓励和推广的社会活动。
农历新年的各种习俗,是传承中华优秀美德的载体,是凝聚中华文化和民族向心力的重要纽带。
发扬与传承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习俗,是过年核心价值和民族必须维系的精神,但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在追求丰富物质生活的时刻,更要开启新思维探讨提升民族的精神层面,谋划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
今天,甲辰龙年将退出年轮的舞台,乙巳蛇年轮替登场,不管过去的日子惬意或是不如意,我们必须保持坚强的信念,日子会越来越好。
吴添泉:新春频与华社互动 欧阳玉靖最接地气

(吉隆玻18日讯)大马华总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表示,在新春期间,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及大使馆各级领导,在全马走透透参与了许多地区华社和华团所主办的新春活动与聚会,这种“中国大使与华社共欢庆”的全面友好互动,可说是在全球国家的华人社会中,最明显和典型的特征现象。
他赞扬说,由欧阳玉靖领导的中国驻马大使馆,除了政府官方外,也和大马华社华团保持非常密切的友好关系。
吴添泉也是沙巴中华大会堂总会长,他日前在夫人潘斯里何淑娟陪同下,与众华总领导层应中国驻马大使馆配合新春佳节之邀,在大使官邸与欧阳玉靖和使馆各级领导共进新春晚宴后,在今天发表文告这么说。
出席的华总领导层尚包括永久名誉会长丹斯里方天兴、顾问拿督黄烈芳、署理总会长拿督林家全、副总会长包括拿督黄保俊、拿督林广有、黄俊棠与王天然、副总秘杨有为、副总财政拿督黄振兴和中委拿督卓正豹等。
大使馆方面包括欧阳玉靖夫人宋晓梅、郑学方公使、马翠宏公参、领侨处主任于天翔以及侨务秘书唐小雅等。
“最常见”中国大使
吴添泉说,欧阳玉靖可说是最活跃和亲华社的中国驻马大使之一,尤其是配合马中建交50周年前后的频密活动和仪式;以及今年的新春期间,不论是官方或华社民间展开的相关活动和庆典,包括华总主办的新春大团拜等在内,都给予全面配合和支持,是近年来“大马华社最常见的中国大使”。
吴添泉也代表华总感谢欧阳玉靖领导的中国驻马大使馆配合新春领域,再次安排丰盛的充满春意的新春晚宴招待华总领导层,近距离互相交流和祝福,也让晚宴充满无限温馨和意义。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