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废除死刑与民主/任建南

自从首相署部长拿督刘伟强宣布政府将会废除死刑条文后,民间朝野热议不绝,褒贬不一。但从网络言论一窥,似乎是贬多于褒。

民众强烈反对废除死刑,不外乎是担心严重罪案会因失去管制而增加。



传统的思维杀人偿命,以慰死者公道的正义观更是加深人民反对废死的坚持。

一般民众是以废除死刑与罪案的角度为出发点作探讨,但却忽略了民主政治与死刑的关系。废除死刑可被视谓一项民主进步, 因为废死剥脱了政府与国家杀人的权力。

很多人对授权国家正当杀人觉得不以为然,但这其实给人民安全埋下了计时炸弹。一旦这权力被作政治利用,那会造成不可弥补的祸害。

历史上发生过不少国家滥权杀害人民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上导致上万千人遭受逼害。

中共的多项政治运动(文革,四清,大跃进)致死千万人,亚美尼亚的种族清洗150万人被屠杀,苏联的饥荒种族清洗2300万人遇害,德国纳粹的600万犹太人被屠杀,朝鲜金氏家族肃清国内政治异议祸害160万人,台湾228清乡的逼害30万人。这些历史悲剧的发生,无不和滥用国家杀人权力有关。



相互制衡避免滥权

一旦这国家杀人权力被滥用, 联合国也无从阻止因涉及内政,最多也只能加以谴责以及制裁。

国家号称民主,但也有滥权的可能。今日希盟政府或许不会滥用权力,但难保下个政府会禁不住诱惑而使用它。唯有在建立重重的法律程序之下,通过不同的机关相互制衡,我国才能被警戒着不会发生历史上的滥权悲剧。

反应

 

灼见

【灼见】特朗普回归,民粹巅峰之作/赖友兴

美联社一篇特稿《全球民主制度陷十字路口》指出,2024年覆盖全球60%人口的选举中,美国、加拿大,法国及德国,从亚洲到非洲、再到美洲,多国执政党和现任领导人受挫,并将之归咎于冠病大流行后人民因经济萎靡不振及通货膨胀造成生活困苦,而引起普遍不满情绪所致。

文中也点出,这些民主制度出现不同的运作,甚至一些政权出现独裁政策,专制主义已悄悄抬头。

关于现代民主的概念,普遍的看法是很多国家在转型为现代民主国家时,背后都有民族主义,英国捷克裔哲学家盖尔纳对民族主义的诠释是由一群特定的人追求建立自己国家的思潮。2024年最为全世界最瞩目的那场选举,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第一次完成败部复活的特朗普,竞选时所喊出的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就是一种不折不扣民族主义口号。

不再以世界为优先

美国普遍被认为是世界最民主的国家,但随着特朗普的当选,世界看到生活在自由民主圣地的美国人民不在乎特朗普在上一届败选后的暴力行为,也不在意他竞选时表现出的与独裁主义走得越来越近,所以美国人主流思想回到民粹及民族主义,不再以世界为优先;世界的民主制度,来到了十字路口。

欧洲的几个国家如法国、匈牙利等在2024年迎来了新领袖,当中有些是民选的,但也反民主。文中特别点出极右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这位被欧盟立法者称为“民主专制混合体”设计师。翻开过往的历史,欧尔班是在匈牙利2010年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上台,是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右翼分子,在获得政权后进行一系列立法、司法改革,让反对党几乎不可能胜选。

除了极右翼的欧尔班,法国的立法选举结果左翼新人民阵线获得最多议席,进而造成12月联手极右翼议员国会投票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任法国总理巴尼耶领导的政府垮台。

西方国家看似正历经中间主义沦为非主流思想的时代,普遍认知的民主国家是由中间主义、温和派掌权,但纵观2024年几场选举结果,是令人感到担忧的。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对24国人民的民调,竟然高达59%人民对民主运作感到担忧。尽管如此,在韩国人民成功阻止了总统尹锡悦的戒严令,以及孟加拉人民成功推翻腐败的政府,皮尤民调仍然显示民主是最受欢迎的政府制度,也让人对陷入十字路口的民主仍然抱有一线希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