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废除退休金的争议/南洋社论

一直以来,公务员的退休计划有两个选择,即缴纳公积金或选择退休金。

过去,一些公务员之所以选择公积金,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朝一日可能离开公共服务领域,到私人界另闯天下,如果他们选择退休金的话,一旦辞职,将失去领取退休金的资格。

不过,随着退休金计划热情的向公务员招手,想到退休之后可获得最后薪金的50-60%分配额,同时还将根据通货膨胀局势调整退休金,并有资格领取花红,公务员中不乏希望辛苦一生,到退休时可喘一口气,享受一下无须工作却又每个月都有收入的日子。

不但如此,一旦公务员去世,其配偶还可继承其退休金,至死方休,这应该是他们对配偶的未来生活最负责任的承诺吧。所以,近期几乎没听说公务员选择缴纳公积金了。

话说回来,对于一些缴纳公积金已久的公务员,如果转念选择退休金的话,他之前缴纳的公积金将分成两份,由雇主缴纳的将还给雇主,也就是政府;由员工缴纳的部分将还给员工。之后,政府将对他日后的退休金负责。

细水长流取之不尽

所以,我们看到,过去10年,选择从公积金转去退休金的公务员大增,原因就是以他们的薪水,如果选择缴纳公积金,恐怕永远追不上退休金给予的福利,遑论提早退休了。

我们看到过去十多年,退休金的负担从几十亿增加到几百亿令吉,转换退休金的选择,或许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冠病危机时期,公务员安然渡过危机,甚至是退休公务员的退休金也毫无削减,更加大了公务员对退休金的信心。

反观缴纳公积金的公务员,在危机来临时,显得特别无助,钱提出来了就没了,不像退休金那样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在有生之年,细水长流,取之不尽。

不敢触动裁员神经

归根究底,公务员人数越来越臃肿,但是表现却不因人数增加而有所提升,一些国家的公务员对人民比例比我们少得多,但是效率却远超我国,值得让我们深思。

团结政府不敢触动裁退公务员的神经,在此时想借改革退休金制度来削减开销,恐怕不是那么乐观。

经济学家就事论事,附和首相的建议,也没人敢提起削减公务员人数的治本之策,大有避重就轻之嫌,谁不知道将退休金大笔一勾,就可以省下许多亿令吉?

聘请公务员的制度理应越来越好,才能吸引人才。但是,从之前吸引公务员放弃公积金并转向退休金,到现在提倡以合约方式聘请并改为公积金制度,反而予人朝向较差制度的感觉。

在失去所谓的“铁饭碗”的吸引力之际,更可能因为新旧制度的优劣高下引起分工不均的不满,需政府特别关注。

反应

 

言论

调薪非问题,人数是关键/江振鸿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劳动节宣布,公务员将在今年12月迎来至少13%的调薪。

首先,在感观上,相信不少民众对此是持否定姿态的,因为正当政府声称财务紧张,要改革补贴制度(意即不少不符合“资格”的民众将不再享有一些补贴),然而政府转个圈却又如此大手笔为公务员调薪,让人有一种从我口袋拿钱丢入你口袋的不悦感觉。

更何况所谓树有枯枝,人民平时与公务员接触,难免会遇到服务态度不好或办事不利的公务员,以致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之下,自然不忿这些表现不好的公务员也获得加薪。

公务员的加薪及退休金问题,之所以会引发热议,只因为我国的公务员人数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加薪并非一次性的花红或奖励金。

公务员在获大幅度的加薪后,意味着每个月政府都得为这个调薪买单,也意味着这些公务员日后升职或退休后,其升职的加薪及退休金也将跟着水涨船高,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所以,以常理度之,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削减公务员过多的人数。

当然,这并不是直接裁员,而是减少公务员的录取,在现有公务员离职、退休或任内逝世后,不获填补,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公务员人数自然会减少。

其实,当局已似乎不自觉间找到了减少公务员人力资源的方法。

更换路税自动贩卖机

我数月前去了一趟陆路交通局更换路税,才出乎意料地发现原来当局竟也与时俱进,搭上了自动化的列车,设立了更换路税的自动贩卖机,因此,民众从此要更换路税,已不需去柜台排队。

所以,如果这种类式更换路税的自动贩卖机在政府部门普及化,所节省的人力资源,是非常可观的。

此外,如果我国的经济及经商环境获得改善,私人工商界发展腾飞,外资涌入,私人职业市场将出现足够的空缺以吸纳每年的年轻毕业生;而教育改革,更是能让大专毕业生的技能与职业市场的需求匹配,不会出现如现在般,一边有不少大专生找不到工作,而一边厢却有雇主找不到人才来填补空缺。

届时,公务员就不再是大部分年轻毕业生就业的唯一途径。

只是,多年来,要减少公务员似乎都是民间的独脚戏论述,当局似乎从未正式表态过立场及付诸行动。

不晓得当今政府是否有这个政治意愿,去解决公务员人数庞大的问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