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开放外汇市场可创新局/时事焦点

国际可可豆价格屡创新高,市场已做好心理建设,巧克力饮料肯定难逃涨价的厄运,但当消息传出,国民饮料美禄或大涨10%,市场还是一片哗然,因为超出消费者能接受的程度。

去年忍了一年不调涨,今年一次过给消费者带来双重惊吓,涨幅第一次达到双位数。

归根究底,商家皆“怪罪”于令吉兑美元汇率直线下滑,再无法承担高昂的原料进口成本,迫使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先不论商家是否利用汇率作“挡箭牌”,我们的货币确实不争气,这一年多来贬值了超过6%。

令吉疲软不堪,国民钱不够用,还要面对严重的通胀压力,生活上确实吃不消。

令吉走势不见起色,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政治(政治已恢复稳定),更与经济扯不上关系(大马经济保持稳定,也逐渐引进大型外资项目),问题是在于汇率市场,令吉自97亚洲金融风暴后,至今在岸外仍禁止自由交易!

化被动为主动

开放外汇市场,也许不是救市的良药,至少能借此给自己打开新格局的机会,化被动为主动,能从中减缓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波动带来的牵制。

另外,大家应还记得面包生产商Gardenia去年9月宣布旗下各种面包调涨3%至5%后,国内贸易和生活费部就此致函该公司要求6天内针对涨价作出解释,以确保商家不涉及暴利。

我们希望美禄若证实将涨价10%,同样能获得政府的关注,为老百姓找出个中的因由。

一旦起了个头,难保商家有样学样,有恃无恐持续涨价潮,届时将破坏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最终苦的是百姓,被迫为商家、为政府买单。

反应

 

言论

荆棘密布/何燕羚

谈论了近一年的中国最大咖啡连锁品牌瑞幸(Luckin)终于本周四(23日)在大马开业,正式赚起“令吉”,市场迫不期待,认为肯定会在国内的咖啡销售市场掀起涟漪。大家还是别把话说太死吧,最终会否雷声大,雨点小呢?

这些年,瑞幸在中国的销售红红火火,用了短短6年就拿下咖啡品牌老大星巴克(Starbucks),不管是分店数量或营业额,都超越后者,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业者。

在自家市场取得成功后,自然是瞄向海外市场,第一站先到邻国新加坡,沿用在中国的营运策略——应用程式下单享受低价优惠,把营运方针照搬无误。

确实,价格便宜肯定是最快吸引消费者掏钱的方式,但是否长期追捧则另当别论了。何况,所谓低价促销也只是开张期间的营销噱头,根本无法长期。

新加坡首间分店开业当天,不出意外店外大排长龙,队伍围绕着门店所在的建筑物排了不止一圈,线上也同样爆单,消费热情无法挡。

与本土品牌较劲

然而,一段时间后,就纯粹是一间“普通”咖啡店,不再有人排队,售价也和其他品牌不分上下,消费者故重回昔日自己惯喝的品牌,不见得给市场带来过大的变化。

大家应该还记得,前些时间也有来自中国的茶饮品牌入驻马来西亚市场,同样沿用低价策略,甚至比一瓶矿泉水还要便宜。营业初时,门口同样迎来大批人潮,但很快新鲜感没了后,又打回原形,最近还涨价了,更有消费者觉得选择太少,而减少光顾。

瑞幸这回高姿态来到马来西亚,依然是主打自家的应用程式,以非常低的价格,让消费者抢鲜。

瑞幸在中国取得优秀战绩,不代表在海外市场也能如此。中国人支持本土品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马来西亚人也有专属的品牌支持。

无论如何,有更多选择,绝对是百利无害,至于能否打开市场新格局,就真的有待观察。

前景喜人,但路途荆棘密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