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引入人才与内部擢升/魏开星

香港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的相关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前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获786个选委提名成为唯一候选人。据他的竞选团队称,目前正密锣紧鼓地撰写政纲,预计于本月底公布。谈到制定政纲,李家超4月15日上午会见传媒时表示,现政府建议的架构重组,他是接纳和会推行的。因方案已经立法会讨论,至于细节会继续讨论。

外界普遍了解李家超本人在民生与财经方面不甚擅长。为此,已有不少献计献策、出谋划策的意见出炉。例如,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接受传媒访问时指出,建议可找财经、金融等不同范畴的人士加入政府,或招揽这些人士加入行政会议,为政策提供意见。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朱兆麟称,社会各界包括商界、政党、智库等,其实有很多相关人才,新政府能够吸纳他们的话,相信有助施政。

总之,林林种种都指向从现有政府的框架之外,寻求社会人才,以充实未来的执政团队。伴随着政府架构重组,从外部引进人才似乎势在必行。令人担心的是,在强调将社会人才引入政府的时候,会否矫枉过正,反而对“眼前人”视而不见,从而忽视了政府内部的现有官员的作用?若如此,将对特区政府的执行架构稳定及公务员士气不利。

引入人才是辅非主

对此,笔者以为,无论从民生还是财经层面论,从政府外部引入专才,只能是辅助手段,不可能是主要途径。一是时间紧迫,外部人才“远水解不了近渴”。从政府之外引入专才,首先遴选需要时间,即便引入后还需要一段对政府运作的熟悉过程。下届政府同时面临抗疫、民生、经济及安全等多方面多领域挑战,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政府的正常运作一刻也不能等。二是数量有限,从社会上引入专才毕竟只是“杯水车薪”。

香港的民生方面主要施政重点在于房屋、医疗及扶贫等“老大难”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抽丝剥茧,除了特首本人及其团队的施政思路之外,首先是立法会与司法机构的协同,以修正一些不合时宜的法规法律;其次是政府各部门配合,以冲破原有的不利于问题解决的条条框框。正如李家超竞选办主任谭耀宗4月23日接受电视台专访时透露,在房屋问题上,会着重改善架构,加快流程;他并指李家超在参选宣言中公布的三大施政理念之一的“以结果为目标解决问题”,不代表不重视程序,只是希望简化和改善流程。如要达致谭耀宗所表述的效果,关键还是要推动整个政府上上下下的优化运作。

从现任特首林郑月娥公布的政府架构重组建议看,民生领域的主要政府部门都被涉及,如分拆运输及房屋局为两个政策局,改组食物及卫生局为医务卫生局,重组民政事务局并改名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重组建议将令政策局由本届政府的13个增至15个,局长、副局长(有些局被建议设立副局长)及常任秘书长等职位多了不少。这其中可从社会引入,更多的应该从政府内部同级平调或提升。

而特区在经济领域主要面临的工作任务包含下面3个层次:一是香港内部的经济布局及产业重点,如北部都会区落实及推进、重点产业的发展及振兴、科技产业化及对经济的引领、对再工业化及社会就业的扶持等等;二是区域合作,细化香港“进出”大湾区的重点行业与重点领域的配套政策,及推动深港河套地区共同开发的实质进展;三是国际作用,凸显香港在中美两国激烈竞争大环境中的作用与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如,探讨香港作为独立经济体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的机会与意义;认清香港在金融领域沟通国家与西方市场的桥梁角色与存在风险等等。

港府财金人才充沛

特区政府内部的财政司、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等等财金部门,虽并未在未来政府架构重组中被波及,但因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商业都会,社会财金专才充沛,政府财金人才也不缺;因此,这些部门中表现优异的中高级官员可以被跨部门地委任或擢升。此类人才未必需要从社会中寻找。各种人才尽量从现有政府体系中挖掘,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的稳定与士气,也有利于政府运作与政策的延续。因此,更多的人才应该从现有17多万公务员中筛选与拔擢。

香港公务员队伍人才储备丰富,问题或许是存在某种程度的固步自封的思维定势,以至于在第五波冠病疫情防控过程中遭外界诟病“执行力欠缺”。从这意义上说,未来政府的确需要从外界引入特定岗位的少数专才,以冲击公务员体系与队伍的沉闷,以发挥“鲶鱼效应”。

(作者为香港资深媒体人)

反应

 

国际财经

香港贺岁片票房告急 片商:令人失望

(香港4日讯)香港贺岁档电影票房惨淡!

目前,香港总票房为3060万3031港元(约1746万令吉),比2024年农历新年同期收入下跌37.1%,较2019年冠病疫情前更大跌59.3%。片商对于今年的成绩表现予以“令人失望”的评语。

6部贺岁片未有一部过千万港元,冠军为古天乐、梁咏琪、胡子彤主演的《临时决斗》5天票房总收入为747万3717港元(约426万令吉);第二位是蔡卓妍、张继聪、朱栢康主演的《祥赌必赢》,收579万9403港元(约331万令吉),第三位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418万4904港元(约238万7877令吉)。由王晶、叶念琛执导的《麻雀女王追男仔》表现最差,收214万2118港元(约122万令吉)。

相关新闻:

香港戏院掀倒闭潮 民众称看贺岁片意愿低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