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强制对付燕屋不可行/张网

大马燕窝业发展是很偶然的。20多年前,印尼烧芭烟霾把燕子到西马西海案城镇,栖息在荒置的旧店铺建窝,后被发现,把印尼建筑师父的建造燕屋技术引进,造就了今日蓬勃发展的引燕业,燕窝加工厂及买卖交易应运而生,也带动了木材业、建筑业、五金业及燕屋器材业等,被废置的店铺也有了市场。

燕业给国家带来巨大外汇,我国农业与农基工业部副部长沈志勤指出今年首10个月,燕窝出口总值就有9.2亿令吉,再加上非正式出口的燕窝,数额肯定翻倍。



为国库及人民生计着想,政府理应保护这行业健康发展,不只是打通出口限制,也要从根本开始,地方政府发出执照,使燕屋合法化,也要督促警方严厉对付破坏这行业的窃贼。只是,政府未见重视燕农的奉献,反而是各地方政府实行一些不利燕农的政策,打击此行业发展。

燕屋最大问题是“噪音”,破坏附近居民宁静的日常生活,卫生问题则为其次。燕屋发出响亮的鸟声引燕有其原因,若因此干扰到地方安宁,应该当个案处理,通知有关燕农调低声量,剪断喇叭线或切除电源,再加上合理的罚款,问题该可解决,无需一竹竿对付该地区所有的燕农。

太平养燕业者受促遵循市议会新的养燕条例,即不得以任何扩音器播放燕声引燕,否则将面对罚款或吊销执照。

全面禁声不利引燕



这是纠枉过正的做法,不好的先例。禁声不利引燕,限制时间或还行。太平市议会政策无非一个“嘈杂声”引起,强制燕屋降低声量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噪音也不只来自燕声,车辆也发出噪音,难道要禁止行驶吗?

地方政府全面禁止外声是方便行事,不用再为投诉而烦恼,只是如此却有不公之处。顽固的燕农不把外声调低,理应受对付,加重罚款或取消执照应可产生阻吓作用,不敢重犯,不至于要针对所有燕农采取过激行动。砂拉越州诗巫市议会甚至有计划要禁止商业店铺改装燕屋,是不恰当的做法。

目前6万余间燕屋,有七八成是店铺改成,若全国实行关闭商业区燕屋,岂非毁灭了整个行业?外汇损失数以亿计,相关行业也受重击。因小而失大,实非贤明政府所该为。

燕屋的“噪音”及“卫生”问题可通过政府与燕农的沟通加以解决。燕农把燕屋鸟声量调低,卫生及打扫工作做好,已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其他枝节问题,如保留建筑物外观、粪便处理妥当等,都可在双方诚心合作下圆满解决。

反应

 

财经新闻

大马产品融入中国家庭 榴梿燕窝白咖啡最畅销

(吉隆坡26日讯)随着中国产品在马来西亚市场日益普及,大马的优质产品也积极融入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展现出马中经贸合作的丰硕成果。

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PUCM)总会长拿督李中平指出,象征着高品质与奢华的大马新鲜榴梿、燕窝以及白咖啡,已成为中国市场上的热销商品,反映出双方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

“不止中国品牌进入大马多,很多大马产品在中国也很畅销,大马榴梿价格是最贵的,品质也很好,猫山王和燕窝都成了畅销奢侈品。

”中国超市售卖大马各种品牌的白咖啡,很受欢迎。”

李中平日前出席“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乙巳年新春招待会”后,接受马新社访问时指出,即使是广受中国家庭欢迎的食用油“金龙鱼”,也与大马息息相关。

根据资料,“金龙鱼”的生产商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大马首富“糖王”丹斯里郭鹤年旗下企业。

李中平指出,马中两国未来合作发展潜力巨大,合作机遇也很多,尤其是高附加价值高科技、新能源、新科技、绿色环保、人工智能、电动车、数字经济等中国的强项。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内需和市场很庞大,根据中方统计,中马两国去年的双边贸易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120亿4000万美元(约9280亿令吉),这很多吗?以中国市场规模来看显然不高,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去年创了新高,我相信接下来还能再创辉煌。”

大马吸引中国品牌大举入驻

大马凭借政治稳定、较低的创业成本以及良好的治安环境,而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的理想选择。

李中平指出,大马成为中企的新宠,越来越多中国品牌、各类中餐馆和便利店蜂涌开业,这已凸显大马包容的社会氛围,为中企和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他指出,这一现象源于中企在积累实力后,顺应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而大马的多元文化和包容性为外来人士提供了友好的环境,这也是吸引中国商家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马政治社会稳定和谐,在东南亚治安相对很不错,尤其是周边部分国家的安全令人感到担忧,而且消费和创业成本也比较合理,所以大马在各方面的条件来说,我认为是很好的一个选择,能吸引到很多中国投资者和游客来到大马。”

他提到,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和投资吉隆坡机构(InvestKL)为中国商家提供一站式服务,与各相关政府机构紧密对接,助力中企更好地进驻大马。

这名来自中国江苏的“大马女婿”,扎根吉隆坡已长达27年,他形容大马非常适合中国企业进行商业活动、投资及考察,也适合中国游客和留学生。

他解释,大马华裔人口约占五分之一,保留完好的中华文化习俗、中餐饮食,语言的相似性也消除不少文化障碍,有助于他们迅速适应并融入本地社会。

他认为,未来在教育、贸易和文化合作等领域,马中双方的互动将会更加密切,预计会有更多中企来到马来西亚发展。

大马成中企通往国际的“敲门砖”

适逢大马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今年全年定于大马举行的系列区域重大活动和会议将达成许多重要协定和共识,李中平呼吁中国企业“别再等了!”,应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

他形容大马是中国人民投资、经商、旅游的“最好选择之一”,并建议中企善用大马与东盟区域和国际接轨的优势,采用大马+东盟的模式来大马投资和经商,作为走向世界的“敲门砖”。

“所谓‘大马+东盟‘的模式,是将大马作为基地,再延伸到其他东盟国家,因为大马具有共和联邦国家、东盟国家、回教国家,也是国际化的开放经济体多重身分,加上在大马投资和创业的成本很合理,很适合成为中国商家走向国际踏出的第一步。

他举例,共和联邦国家在法律和社会体系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如果中企能适应大马的经商和投资环境,再进军其他共和联邦国家就更容易。

“如果在大马经商模式可以成功的话,可以把该模式复制到东盟周边国家。比如只要中国企业的产品能符合大马清真认证标准,那么进入印尼等其他清真的市场就不成问题,因为大马清真认证是受到国际认可的。”

李中平指出,清真市场很庞大,其中大马的邻国印尼就占2亿人口,通过大马作为跳板,能接触周边其他回教徒人口地区,甚至与世界最大回教徒人口区的中东,以及东盟最大回教徒人口国印尼接轨。

他说,随着印尼迁都努桑塔拉,新首都与沙巴接壤,中国企业若立基于东马,就能借地利进军印尼首都庞大市场。

李中平指出,通过大马任主席国在统一协调东盟投资和贸易政策发挥领导作用,能为中国商家带来发展机遇。

“现在免签政策给予旅游观光和商务的便利,政府创造那么好的条件和提供便利,可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现在有机会,还等什么?别再等了!”

此外,李中平推崇大马在国际关系的中立立场,尤其是与中国维持友好密切合作关系,同时通过和平协商方式,很妥善地处理和管控在南海课题等方面的分歧和争议,进而惠及两国经贸发展,这值得成为东盟其他国家与中国处理分歧的典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