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当官前后的拉菲兹/东之盈

大选前,作为希盟的军师拉菲兹谋无遗策,是希盟保住优势的策划者。

他向人民保证希盟执政后,解决人民的经济困境,尤其是抑制万物价格腾涨的课题。

他信誓旦旦,认为希盟廉洁可靠,必能够解决人民的困境。

他与敦马哈迪医生一样,认为贪污腐败是造成物价飙涨的主因,因此只要击败贪腐,就能让人民过着安稳的生活。

如今拉菲兹当官后,发觉抑制物价高涨成了相当棘手的课题,于是建议人民缩紧腰带,提倡不买贵的物品,就能抑制物品价格高涨。

勿把国家说得太糟糕

这种理论不合逻辑,于是遭到许多经济专业人士的抨击,认为他在抑制物价高涨毫无作为,他显得无奈,也是无计可施。于是他发表了除非推行共产主义,不然很难把全部的物品列为统制品。

朝鲜是共产国家,也无法抑制物价飙涨,更有人民面对饥荒。可见任何政治体制,都会面对物价飙涨的问题。

许多国家人民面对的经济困境比大马还恶劣,这些国家民不聊生,连吃三餐都面对问题。

大马是属于中等情况国家,人民的确面对经济紧缩,却还没陷入破产阶段。政治人物应该避免把国家说成面对糟糕情况,以免造成外资对大马失去信心,而逃之夭夭。

团结政府所面对的是国际性的经济灾难,许多国家的物品比大马还要高涨。

就以邻近的韩国来说,他们的汽油价格是我国的双倍,这个就是提高物价的主因。

由于运输费用高涨,造成许多货品的价格也随着高涨。物流运输费的飙涨起了好几倍,这就是物价飙涨的主因。

无计可施语无伦次

原本想推行汽油自由浮动政策,结果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与贸工部立马就宣布取消拟定的新政策。若是采取汽油自由浮动政策,并取消补贴制度,也将导致这些费用转嫁给消费人,最终将导致万物价格飞飙,是难以想象的局面。

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部长拉菲兹,也显得毫无对策,于是语无伦次,说三道四,把共产主义也拉进解决经济课题的框框。

他所提的合理调整补贴措施,以便能够打破虚假低价,最终经过一番研究,团结政府还是战战兢兢,不敢付诸实行。

避免将经济政治化

内贸部必然发觉牵一发动一身,将导致整个经济体面对震荡的情况,也将让整个股汇市崩盘。

想让整个经济朝向完全复苏,就要避免经济政治化,恢复经济体的信心。投资者严正看待政府推动经济的决心,因此只要避开颓势的言论,给予股民信心喊话,就是稳定市场的良好举动。

若是经济部长时常发表负面的看法,不懂得推行稳定市场的情绪,那么国家经济就会朝向负面方向发展。

当官前的拉菲兹让许多人对他有所期待,这位爆料王极具煽动手段,让巫统差点垮台,是一位杰出的政治高手。如今大家都期盼他上台之后,也会有良好的表现,但看来他会让许多人大失所望。

反应

 

言论

富人再成为被开刀的群体/东之盈

民主行动党主席林冠英建议调高T20豪车路税,以解决免费过路费的问题,而富人再次成为被开刀的群体。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认为,驾豪华汽车如劳斯莱斯与马赛地的富人不应该享有免过路费,但由于难以鉴定车辆类型,最终政府对此建议也只好作罢。内阁宣布两天50%的降路费,一劳永逸地把问题解决了。

当调高T20豪车路税的建议出现,再次让富人感到不悦,他们再次成为被开刀的群体。只要出现经济上的争端,富人依然成为被关注的目标,以便他们能以“借富济贫”的方式,解决贫富之间的差距。

当T20的路税被提升,可能导致全面或部分调整,其他比较大型的车辆也会随着水涨船高。尤其像CAMRY与高级休闲车也会深受其害,可能成为被列入缴纳更高额路税的牺牲者。

“仇富”导致资金外逃

有些国家因财困而不断向富人开刀,造成资金外逃,确实不是良好的趋势发展。若是太过“仇富”,却也无法增加所失去的税收。

进一步对富人采取征高税收措施,却也无法让经济取得良好的平衡。有些国家决定对富人抽取“海外富人税”,这些国家的富人就会想尽办法避开被征税。

马来西亚显然也对富人须为国家做出贡献有相同的理念,于是对富人享有柴油补贴感到不满,最终富人不再享有与平民同样的补贴。

取消柴油补贴确实为国家节省了几十亿令吉,最终让贫民享有更多的人民援助金。如今经济部正如火如荼地采取取消富人汽油补贴措施,深信今年就可推行。

全民应享免费教育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曾表示可能削减富人在教育领域所享有的补贴,但马大新青年却认为向富人开刀不公平。他们认为全民应享有免费教育。

若是真的富人在教育领域所享有的补贴被取消,那么这些原本在政府学校接受教育的富人,将会转至国际学校就读,造成政府学校失去更多的优质学生来源。

原本被确认推行的奢侈税,其税率介于5%至10%,所涉及领域包括珠宝、名牌手表和豪华汽车等。这项措施预计每年可以让政府取得约7亿令吉的税收,但最终无法如期开跑,正等待政府另行通知。这些行业正面临艰难时刻,若是继续面对更高奢侈税,显然将会导致旅游业深受打击。

由于政治人物认为富人拥有“富可敌国”的经济能力,因此向他们开刀,必然可让国库增加收入。向富人“借富济贫”并不是罪过,但政府必须有绝对的说服力,让富人更有自觉性,并让他们自愿以及更广泛地从事慈善事业,用慈善的方式回报社会。

其实那些愿意为社会做出反馈的富人,才是令人敬仰的一群,而不是因为是富人就必然会受到他人的敬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