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当机会都留给优秀者/方城

现今的世界,是很现实的。如果你想要成功,又不够优秀,那就得有很好的运气,得处处遇贵人,才有望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否则,你注定就会被这社会淘汰。这可不是吗?

仔细想想,人人趋之若鹜的名校怎么来的?不是因为那间学校真的会化腐朽为神奇,能点石成金,而是因为被录取的学生都是经过筛选的精英,所以论课内课外成绩,所谓学校一定年年第一,故为名校!

这样的“冠名”是很多学校梦寐以求的,一旦得之,就不会愿意失去,于是每一个新学年,就会拼命招揽优秀生,甚至提供奖学金之类来吸引精英报读。

如果你成绩一般,甚至低下,一般这些名校不收,就是怕你只会让学校表现下滑。学校再也不是扮演调教孩子、让孩子发挥所长的地方了。

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说开了,这样优胜劣汰的例子其实比比皆是。除了上述提到的奖学金申请案例以外,申请贷款时,穷人能申请到吗?一般很难。因为银行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怕你过后还不起。富庶者则可以轻易得到贷款,用于周转盈利。于是形成了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

此外,人说生病最怕没钱医,于是鼓励人们未雨绸缪,除了储蓄之外,鼓励人们买保险,以防万一。然而,保险卖给谁?卖给无病痛,能够付保费的人。

如果投保者穷困潦倒,或者已有患病,那基本上保险公司是不会通过的。于是,穷人依旧是无法获得任何保障,到头来还是在生活线上挣扎求存的一个人。

所以,你若不优秀,行吗?

只有成绩优秀了以后,你才有机会进名校,才有机会借名校的声誉找到好的公司。因为如此,银行会贷款给你,你可以买产业、可以做生意。因为你足够优秀,买不到保险的几率是少之又少的。

所以,穷人可以如何翻身?只可以是名校,发愤图强,考取好成绩,以期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所有的机会就只留给优秀的人之际,你可以不优秀吗?

反应

 

言论

领袖是引领未来的榜样/方城

在一间成功的机构,若其领导能深得人心,企业发展必定乐观,员工的流动性也应该不高的。我认为,领导应该要有几个特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我一直认为,作为领导,就必须要有领导的气度,对于讲真话、做事不偏私的属下,哪怕他说的话不合领导的心意,领导也应加以表扬,而不是故意刁难,处处不予好脸色,让人心变凉,不想再认真做事了。人心一旦失去,就像覆水难收,很难再拿回来的。

领导也是引领未来的榜样。这种情况如果在学校发生,就让许多认真且奉公守法的老师心灰意冷,进而让阿谀奉承的伎俩根深蒂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虚伪。

成功的领导,要能做到“以德报怨”,就事论事,而不是以身分打压属下,让人无所适从。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决定要能够以开明的心态接受劝谏,机构要有进步,必须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事事都掩耳盗铃,自以为是,是很难看到进步的。领导固步自封或全盘照收;耳根软,轻易相信流言,就会成为有心的人的棋子,任意被摆布。

我一直希望领导应该双目清明,用慧眼办事,多称赞表扬,让人在获得肯定之余,更愿意工作,而不是在上班时得过且过,求过时间而已。

用假数据骗自己

遗憾的是,现在的职场上几乎充斥这样的人,但大家却还浑然不知,反而不断自我催眠,用假的数据欺骗自己,想象一切还是美好的。

打个比方,当有人提出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之际,各方就想尽办法让学生“阅读”,制造报告,营造出全民阅读的假象。其中有多少人真正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只有天知道了。

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我想学校会变成尔虞我诈,虚伪失真的地方,不再是所谓的象牙塔了。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打工人所处的环境,常会有欺善怕恶,喜欢巧言令色的领导,导致团体或机构无法有显著的进步。若这样的情况也在栽培国家未来领袖的学校发生,学生会看到怎样榜样?实在让人不敢想象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