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当钱蒙蔽了双眼/方城

日前,看见一位保险代理员,因为出言不逊,讥讽没买医药卡却病倒的青年是活该的新闻后,心里一直很不是味道。直觉告诉我,我们的社会是出问题了吧?为了赚钱,为了得到一己的利益,竟口出狂言,伤害别人。

无可否认,现在的社会走势就是:为将来打算。说得好听,这就是一场“未雨绸缪”,“先苦后甜”的战役;说得不好听,就是“先用未来钱”的恶习。有鉴于此,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保险计划、延伸至各种各样的服务配套,诸如洗脸、瘦身、护发等都采用“先买后用”,还提供 分期付款的便利,要顾客先付款,以后慢慢享用。就算是身后事,现代的人都会以先供期,后使用方式,为自己买生基。倘若在供期使用过程中,有任何一家公司倒闭,而服务又还没用完,那你就只能归咎于自己的运气不好,索偿路难行。



现代人喜欢享乐

这样的趋势告诉我们:现代的人喜欢享乐,供期、负债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只要现在可以较低价使用服务,就足够了。然而,这些年轻人若成了卖家,为了赚钱,只要可以说服买家买下配套,就会尽量利用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这“医药卡”姐的新闻,带出的信息,也许只是冰山一角。也许还有更多个案,未被揭发。

如果大家再仔细思量,就不难发现许多年轻人都不喜欢蓝领工作,最好就是“穿西装打领带,走走看看就月入过万”的优差。于是,很多年轻人加入直销或微商行业,希望自己就是传说中的奇迹。当竞争强烈时,难免就会出现“同行相争”的情况。他们会用对自己有利的新闻去促销产品,是典型损人利己的方式。由于人们一般都会害怕看过的悲惨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就会放下心中的戒备,买下产品。所以,凡是可以对意向买家起恐吓或担心作用而买下自己的产品的新闻,他们一般不会管被利用的新闻当事者是否受伤。

总而言之,当金钱蒙蔽了一个人的双眼,我们就会罔顾道德,以伤害别人来达到 目的;甚至以救人为先的医务人员也会掉入“没钱休想动手术”的冷血做法。倘若这种思维不改善,社会群众还是“向钱看”,那么世风日下又还有什么奇怪的呢?



反应

 

言论

领袖是引领未来的榜样/方城

在一间成功的机构,若其领导能深得人心,企业发展必定乐观,员工的流动性也应该不高的。我认为,领导应该要有几个特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我一直认为,作为领导,就必须要有领导的气度,对于讲真话、做事不偏私的属下,哪怕他说的话不合领导的心意,领导也应加以表扬,而不是故意刁难,处处不予好脸色,让人心变凉,不想再认真做事了。人心一旦失去,就像覆水难收,很难再拿回来的。

领导也是引领未来的榜样。这种情况如果在学校发生,就让许多认真且奉公守法的老师心灰意冷,进而让阿谀奉承的伎俩根深蒂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虚伪。

成功的领导,要能做到“以德报怨”,就事论事,而不是以身分打压属下,让人无所适从。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决定要能够以开明的心态接受劝谏,机构要有进步,必须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事事都掩耳盗铃,自以为是,是很难看到进步的。领导固步自封或全盘照收;耳根软,轻易相信流言,就会成为有心的人的棋子,任意被摆布。

我一直希望领导应该双目清明,用慧眼办事,多称赞表扬,让人在获得肯定之余,更愿意工作,而不是在上班时得过且过,求过时间而已。

用假数据骗自己

遗憾的是,现在的职场上几乎充斥这样的人,但大家却还浑然不知,反而不断自我催眠,用假的数据欺骗自己,想象一切还是美好的。

打个比方,当有人提出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之际,各方就想尽办法让学生“阅读”,制造报告,营造出全民阅读的假象。其中有多少人真正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只有天知道了。

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我想学校会变成尔虞我诈,虚伪失真的地方,不再是所谓的象牙塔了。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打工人所处的环境,常会有欺善怕恶,喜欢巧言令色的领导,导致团体或机构无法有显著的进步。若这样的情况也在栽培国家未来领袖的学校发生,学生会看到怎样榜样?实在让人不敢想象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