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必要的心灵排毒/许世平

一名21岁华裔男生在便利店里吃东西,却遭到一名正在斋戒的巫裔大叔当众质问和掌掴。

这是发生在斋戒月的一件事。可是有人感叹和追问,何以这种滋扰事件越来越多?

这是因为人人都有手机,各式社会问题的纠扰都随时被曝光,被上载在社交网络,暴露在人们的视线里。

当然对问题一再发生,也像首相署前部长拿督再益依布拉欣批评的那样:“那是政府执法能力的薄弱”。

虽然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严厉谴责,强调“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都必须制止”,还批评说那是“违背了国家团结与和谐精神”。

其实这只是部分原因,问题的症结在于还有好些观念保守,自以为圣洁的“道德警察”,以教规去遏制别人的“败德”,及迫使他人服从。

错就错在那些道德警察,对别人吃什么、穿什么,实际上都没有监督权或管辖权,就算那是基于某些宗教信仰或某些禁忌,他们也没有权力苛求或苛责别人。

可律己没权律人

他们不能以自己的教规或戒律去约束别人,不能要求别的教徒须遵照他们的教规,他们可以“律己”,却没有律人的权力。

过去接连发生各种种族与宗教滋扰问题,其实正是因为社会缺乏“开放”和“包容”。

没有开放性,事事就只会砌筑围墙,设条规,导致人际的疏离;没有向世界敞开的开放性,就没有了包容,时时就会觉得被冒犯;因为观念狭隘,处处布设障碍和划界禁区,就会有很多影射和弯弯绕绕,还激动起人们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因此,在多元社会里,大家都应学会互相接纳,学习共存,大家都需要为自己的心灵排毒,要以自律与同理心、谦卑、怜悯与祝福,善举、感激与清醒,才能让大家在混乱的喧嚣世界找到宁静。

 

 
 

 

反应

 

言论

特朗普“住手”/许世平

美国全国各地爆发多场“住手!”抗议活动,示威群众表达了对总统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愤怒,表示“不想要这样的美国”。

然而,示威抗议、股市暴跌,特朗普一点都不在意,还悠闲挥棒打高尔夫球,还吹嗨地说“关税是外科手术,手术结束,病人活下来会变得更健康和强大”。

民众示威抗议,泄愤过后,其实一切都不会有改变。

2016年,民调声望最低的特朗普在华府的绵绵细雨中宣誓就任总统,场外就有大批抗议的示威人潮砸窗丢垃圾桶。

2025年重返白宫,第二任就职,还调动数万名军警严阵以待;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依然充满自我吹嘘,喊出“再次让美国伟大、富裕、骄傲”。

关税引爆的经济核

对那些投他票的选民夸夸其词,轻蔑那些近半数没投他票的美国人,就算反对他的人有什么抗议,也只是民主体制的泄洪闸,特朗普始终不会即刻受到惩罚。

美国人想改变,那还须等另一个4年后举行的下任总统选举。

在特朗普领导下的今日美国,似乎失去先贤对国家的价值建设,他不讲道义,不断破坏盟邦关系,背弃北约,嘲弄加拿大、忽悠乌克兰、胁迫巴拿马、还想侵吞格陵兰,接管加沙。

历史上强大的美国荣耀显赫,它有一批有远见、有智慧、有政治道德和良知的领导,可是今日的美国却没有精通外交的能臣,没有值得信赖的贤臣,却只有扰乱国际秩序和内讧相争的蟊贼,和毁掉霸业之基的昏君。

关税引爆的经济核冬天让全球股市动荡,市场恐慌升温,只会尽说风凉话、反反复复的特朗普早已失去世界的信任。

恣意骄纵的昔日霸主即将殒落,也会让世人看到美国国运沧海桑田的巨变。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