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我们在制造“考试机器”/郑秀梅

作为在籍教师,我绝对比任何人更加清楚马来西亚的学校是如何运作的。

那么多年来,踏入校门第一眼望见的,永远都是那挂着PT3和SPM考试成绩目标的横幅。



作为一个“考试国”,我当然知道考试对于一名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然而,我们国家的教育真的走在正轨上吗?

假如你仔细听听学生口里到底说着什么话,也许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考试前几天,甚至前几个星期,你一定能听到“几时考试?”、“作文出什么题目”、“名句精华背什么”、“历史背到第几课”等等考试时才会出现的“口头禅”。

难道学校已变成“考试机器”的工厂了吗?考试,只是一场测试;考试,只是一个对学生优劣的评估而已。

死读书,书死读,读死书真的好吗?为什么中国人能在这几十年,从一个比大马还差的国家变成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呢?我觉得答案就在这里。



死背文章获取高分

大马学校生产的是一个个考试机器,一个个死读书的书呆子。虽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这样,但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读书的。各位家长、学生和老师,你们终于找到答案,为什么许多学生考试后就忘得一干二净。

其实,中四和中五生是有口试的,但是,此口试非彼口试。为什么我这样说?现在的学生,不,正确地说,是从以前到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拿着纸念稿的。

至于聪明一点的学生,就靠死背文章来获取高分。当然,老师一定会认为这个学生很棒,因为没有念稿。但,这两者完全没有分别。

所以说,马来西亚的学生只会考试不会说话,是十分正确的。当然,坐在下面讲和出去前面讲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

我们要的,只是一个知书达理、能言善辩的学生,而不是一个只会考试,不会讲话的学生,更不要一个不会考试又不会讲话的人。

你要成为“机器人”吗?

还有一点,一些学校的校长订出了一个很奇葩的规矩——考试没有全科70分以上不能参加任何比赛,理由是——避免分心。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可笑的做法。当然,校方只是顾着自己,想要学校考试成绩特出,成为该地区最好的学校,并且获得上级如教育部官员的表扬,当然还有一笔不少的奖励金。

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参加比赛,成绩优异的学生却没有获得该奖励金,这到底公不公平?

我觉得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不是一个生产死读书机器人的工厂。如果你是老师或家长,请让你们的孩子或学生看看这篇文章,并加以修正自己的缺点。如果你是学生,那就问问自己,你到底是不是文中的“机器人”,并且问自己:难道我想要成为这种考试机器人吗?

如果有的话,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你会发现,这对你以后的人生特别有用处。

变质的学校、变质的学生,我们都希望此问题能尽快解决,毕竟学校绝对是一个培育国家人才的地方。

反应

 

言论

美国政治领袖教育担当/林国安博士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第47任总统。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分别发表政见,包括阐述对教育课题的观点和立场,尽见大国政治领袖的教育担当,以及胜选后美国教育政策的可能走向。

联邦集权与地方分管,向来是美国教育管理制度的矛盾。特朗普主张关闭美国教育部,将教育主导权下放各州政府,以减少联邦政府对教育机构的监督与财政开支。

同时,通过“学校选择计划”,恢复家长教育选择权,以利用公共教育资金,将子女送到公立、私立、特许学校或在家学习。

贺锦丽支持保留教育部

贺锦丽则支持保留教育部,重视联邦政府支持发展公立教育系统的作用;反对公共教育资金用于私立学校,主张将教育资源集中于公立学校,以提升其教育质量。

除了对国家教育管理制度持不同意见,特朗普和贺锦丽在推进美国各阶段教育发展方面,也各有观点。

特别是贺锦丽,注意到减轻家庭幼儿照护负担,赋能学前教育的可及性和经济性,具体包括为家庭提供长达12周的保育有薪假,为有新生儿的家庭提供6000美元的税收减免;扩大Head Start 项目,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学前教育。

关于学校教育改革,贺锦丽支持通过政策和资金投入,促进学校教育内容多样化,吸引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减少学校中的种族和经济隔离问题;反对学校限制种族和性别议题教育的政策。

特朗普则主张在学校推广符合“爱国价值观”的教育,禁止在课堂上教导批判性种族理论、跨性别意识形态和结构性种族主义的内容;支持将基督教价值观重新引入公共教育课程。

为此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特朗普倡议废除教师终身制,推行基于教学绩效的教师薪资制度;并提出设立新的教师认证机构,以确保教师符合“爱国价值观”教育的需求。贺锦丽则认为教师多样性对学生成就至关重要,主张通过教师培训和招聘计划,为少数族裔服务院校提供资金,以培养更多少数族裔教师。

贺锦丽和特朗普都非常重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贺锦丽认为“大学教育是通往中产阶级的主要途径”,致力于推动高校奖助计划、学生贷款减免和实现社区大学免费教育,确保学生能从高等教育中获得价值。

具体包括支持提高助金额,为弱势中学生、大学新生和残疾人士提供资助;支持低收入家庭学生免费就读社区大学;延续推动拜登政府的“有价值的教育储蓄”计划,为大学生减免或宽免大学债务,利惠学生基本生活需求、创业和购房;支持增加对少数族裔服务院校(如传统黑人大学和部落大学)的投资。

不过,特朗普反对大规模学贷减免,仅支持“收入驱动还款”计划,让学生根据个人职业收入和家庭经济调节支付还款。

为增加高等教育办学的可负担性和灵活性,特朗普打算通过“征税、罚款和诉讼”,从大型私立大专的捐赠基金中获取资金,以设立名为“美国学院”的免费线上大学,作为设立传统4年制大学的替代方案。

对于美国大学的营运,特朗普在意的是制订新的认证标准,避免其受左派政治意识形态和异议份子的干预。

蓄意增国际学生门槛

美国是教育大国,难以规避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但是,特朗普“一刀切的移民歧视”,蓄意增加国际学生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

他曾于任职总统期间签署“回教徒禁令”,限制来自回教徒占大多数国家的个人入境美国,导致大量国际学生的签证暂停签发。

贺锦丽是反对特朗普“回教徒禁令”的,她赞赏国际留学生对美国的贡献,而拜登政府教育部也恢复推进国际教育。

综上所述,特朗普的教育政见倾向教育管理去中央化,教育内容凸显爱国价值和西方文明传统,恢复家长教育选择权,反对大力投资公共教育。

贺锦丽则倾向通过联邦政府的支持以改善公立教育系统,推进教育领域的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特朗普宣誓就任总统,雷厉风行签署了近百项行政命令。他的教育政见是否付诸落实,落实到什么程度?他可能吸纳贺锦丽的教育观点吗,抑或把它当作拜登政府留下的“垃圾”,一并清除干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