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执政议程才是主角/彭锦鸿

希盟的领导架构和执政议程出炉迄今,各方的意见和评论褒贬不一,基本上都是围绕在职衔排位上孰高孰低的议题争论不休。这是理所当然,不同阵营自然会各取所需,依各自的立场和意愿揣测和诠释领导架构所意味的权力分配。

有者也无限上纲,把争论进一步引申到一些陈年争议上持续打转。希盟固然极力护航,国阵的攻击也是炮火猛烈,把这份名单批评奚落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



不止是政治人物间的舌战,连日来媒体报道的方向和舆论的分析,焦点都离不开在领导架构的职衔排位上。有意无意间,希盟的执政议程似乎只被轻轻带过,着墨不多,是纯属巧合,抑或有意避重就轻?

事实上,执政议程本身才应该是真正的主角,领导架构的设立恰恰就是为了达成执政议程这个终极目标。

瞄准国阵软肋

希盟公布的执政议程包含六大目标、七项新政。总的来说,六大目标开宗明义希盟结盟的主张,终结天下皆知祸国殃民的特大贪腐弊案并采取行动,全面结构性改革已病入膏肓的国家体制,拯救已被严重扭曲的三权分立系统,以让国家机器重新正常运作,从造福特定人士的议程恢复到造福全体人民的正道上来,并且杜绝未来首相长期揽权自重的后路——限制首相的任期至两届。

七项新政则是因应六大目标的实现而具体提出在执政百日内将实施的措施,包含废除消费税;稳定油价;专注减轻人民负担;全面开始改革程序;从基层开始肃贪;成立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丑闻皇家调查委员会;复兴联邦土地发展局。



这些目标对国阵来说当然异常刺耳,也对新政的可行性嗤之以鼻,质疑哪来的财力支撑消费税的废除和油价的稳定。而希盟的回应则连消带打,答案就恰恰在执政议程里:停止让贪腐继续蚕食国家的财富,并追回已流入贪官污吏之手的巨款。

可见希盟执政议程的设定是瞄准了国阵的软肋,看准了国阵在面对多项不利课题时,缺乏理直气壮的正面回应,即使回应也往往刻意回避核心问题,反而多的是遮遮掩掩,语焉不详和顾左右而言他,在民智已开的环境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平心而论,希盟的执政议程看来贴近现实情况,看准了人民在当今困顿生活中对巨贪大腐深恶痛绝的心理,对于已身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当能引起一定的共鸣。国阵虽然表面不屑一顾,但相信也不会对最新的变化掉以轻心,可想而知新的评估和对策或已在酝酿中。

反应

 

要闻

被控25项涉1MDB洗钱案 纳吉完成26天自辩

(布城24日讯)被控25项涉及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洗黑钱和滥权罪名的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在出庭自辩26天后,今天终于完成自辩,离开证人栏。

他于去年12月2日开始,因辩方第一证人的身分出庭供证,他先用16天宣读证词及接受辩护律师丹斯里沙菲依的盘问,再用10天接受控方的交叉盘问。

沙菲依今日上午告知高庭法官拿督科林劳伦斯,辩方打算传唤25名证人。对此,科林劳伦斯回应,他以为沙菲依此前说要传召的证人共有20人。

沙菲依指出,辩方打算传召数名律师上庭供证。

在沙菲依所列出的辩方证人名单中,包括前1MDB董事,该董事曾于2010年陪同纳吉与已故沙特国王阿都拉会面,这在纳吉的证词中占有重要地位。

此前,纳吉告诉法庭,他认为自己在企业领域经验不足,因为他是企业工作2年后就从政。

他坚称,尽管1MDB“受到许多负面报道”,但还是有“正面的部分”。

纳吉因25项涉及一马发展有限公司的洗黑钱指控接受审讯,控状指他涉及2011年2 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存入其AmBank户头的总额达22.8亿令吉1MDB资金。

法官于去年10月30日谕命纳吉对他面对的指控辩护,理由是控检已经建立表面证据。

本案定于2月10日续审。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