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扶助农民须有完善计划/一愚

近来几位部长不约而同,鼓励园丘多元种植,以便农民增加收入。希盟部长看似比过去重视农民权益,但光是有心还不够,还得提出具体政策。官方须提出多元种植完善计划,才会实际帮到农民。

多元种植,说来容易做来难。大马主要原产品油棕、橡胶,由于价格始终受国际市场掌控,价格好倒还罢了,万一价格低迷,官方还得提供农民津贴,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辛苦耕种的农民流离失所,毕竟他们没做错什么。



长此以往终究不是办法,且如今国库困窘,园丘的未来不得不寻找其它出路。

以目前的状况看来,国家不可能放弃园丘。那么如何让农民收入稳定?一是扶持原产品相关产业升级,加工之后出售较高价的产品,再回头稳定国内原产品价格。二是鼓励农民多元种植,以同一块土地,增加额外收入。显然官方选择第二条路。

须邀专家探勘指导

各地风土不同,适合种植的作物未必相同。倘若官方打算推广多元种植,必须邀请专家现场探勘,并指导农民相关的种植技术,确保作物种的出来,长得好,然而这只是第一步。收成之后,农民是否有贩售管道,价格如何?还得注意不该破坏目前的市场行情,以免另一批农民收入减少。

多元种植其实是希望农民“加班”。但只要“加班费”丰厚,相信许多农民仍愿意尝试,然而,官方必须让农民有信心,除了不影响原本的主要作物油棕、橡胶,且多元种植确实能增加收入,而不是辛苦耕种几个月之后,发现自己白做工。



园丘的多元种植,最好选择国内少见的新兴作物,以便开拓新的需求和市场。倘若种植常见作物,产量大增导致价格下跌,等于和其它农民削价竞争,那就糟糕了,不但没解决问题,还制造新的问题。此前某部长提议种竹子,引发在野国会议员讥讽,不过竹子虽为经济作物,是否适合大马,仍有待商榷。

竹子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经济价值,采笋、家具、建材、造纸等等。某些国家地区人民爱吃笋,如日本、台湾,特定品种的竹笋甚至是高级食材,但一来风土未必适合(台湾最贵的冬笋,须种植于高冷山区),再者大马人未必会爱吃笋。而国内竹制家具不普遍,也缺乏本土造纸工业(日本竹纸有些是高级书画用纸)。竹子因生长快速,被国际视为较环保的材料,但国内若无相关产业,种竹子恐怕销售无门。

官方提倡多元种植,立意良好。但首先得评估本地的风土条件,以及国内需求,找出适合的作物,并由专家指导农民种植相关技术,收成之后,价格合理且有稳定的销售管道,才能确保园丘农夫确实在多元种植获益,且不伤害其它农民利益。

反应

 

要闻

安华:经济收益妥善分配 小园主农渔业人人有份

(吉隆坡3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说,昌明政府将妥善分配国家经济收入以推动国家发展,确保社会各阶层均能受惠。

他今天在脸书发文说:“这包括小园主、农民、渔民,以及农业和国家粮食供应链的业者。”

首相的声明是呼应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今天在第15届国会第4季第1次会议开幕仪式的施政御词,即呼吁政府继续协助小园主、农民、畜牧养殖者和渔民。

陛下还敦促政府应继续积极加强农业领域、愿产业和粮食供应链。

安华指出,苏丹依布拉欣陛下的御词体现陛下期许政府行政顺利运行,并继续带来各种投资机会,以便人民能享受到国家的经济进步。

“陛下在御词中还谈到在数字化和网络安全方面采用高科技和最新技术的重要性,因此我相信,全面升级后,这将带来交付系统的革命,并提供更好的政府服务。

“我祈祷并希望马来西亚这片神圣的土地在陛下的统治下长期保持和平、繁荣和竞争力。”

安华也对国家元首主持国会会议开幕式表示感谢。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