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把自己当一粒米/江军

他的谈话是从一则笑话开始。

他说,养鸡场有个人神经出了毛病,觉得自己是一粒米。他非常害怕,不敢出门。问他为什么不出门,他说:“外面都是鸡,我是一粒米,一走出去,就会给鸡吃掉!”



人们开导他,说他是一个人,不是一粒米,别怕。他被说服了,推开门,但是忽然又关上门,小声问:“我这样走出去,我当然知道我不是一粒米,但是,鸡知不知道呢?”

笑话到此结束。

但是,原本他说今天要谈政治,这笑话未免离题。可是,他说:“一点都不离题。我讲这笑话,就是要借此鼓励一些朋友,不要像这个人,自己是人,却当自己是米。

应以大马人自居



“这些朋友自称是马来西亚人,我想既如此,他们在和巫裔伙伴打交道时就应以马来西亚人身分自居,不要自认‘我只是华人’,也不要在被巫裔伙伴当作‘只是华人’时不抗辩。

“就像那个人,明明是人,却以米自居,徒惹人笑。

“我想这些朋友应该清楚告诉巫裔伙伴,如果大家都是马来西亚人,大家就得以马来西亚人的身分来合作,告诉他们“我不把你当作马来人,请你也不把我当作华人,大家当大家是马来西亚人,不然怎样去消除种族政治?

“既然都是马来西亚人,在各方面就不该以种族作为基础。如果支持一个人做首相,就应该基于他是马来西亚人,而不是因为他是马来人或华人或其他人而支持。这样,种族政治才有望从我国消失。”

自认是米与鸡无关

有人插嘴说:“你的论点很前卫,但是你的比喻不贴切,做华人和把自己当米实不可混为一谈。再说,那些鸡没有把那人当米,是那人自认是米,这是自误,和鸡无关。”

他说:“啊,你说出重点了。做华人和把自己当米只是比喻。你看,原本没有人说什么人不可出任首相,却有华裔自己说‘我们没有争做首相,因为这是政治现实!’,就这样把自己和他人平起平坐的马来西亚人身分和资格一脚踢开,这不是和那把自己当一粒米的人一样不很正常吗?”

说完,他“唉!”了一声。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全球华人新年新期盼 喜“蛇”临门 “蛇”来运转

报道:李晓彤、方文敏、余伟诗

中国年轻的“过年主理人”以新世代方式庆祝传统春节;北上过年的香港人熟读“攻略”精明消费玩乐;台湾年货大街全面禁烟兼顾传统年味与现代环保理念;狮城新春灯饰加入建国60周年元素;大马酒店爆单、贺岁片爆发、解禁爆竹迎新年。

2025年是乙巳蛇年,蛇象征智慧、灵活与转机,也寓意生命力强。中国远古神话相传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另外也有“四象”的说法,4只神兽占据天的四角,北方的神兽玄武就是龟蛇。

蛇亦有“小龙”之称,灵活狡黠,身段柔软,还可以脱皮蜕变重生,成长得更强、更好。新旧交替,世事多变,今年特朗普“回锅”再任美国总统,势必搞动世界现状。全球华人都要柔韧进退,应变自如,准备迎接新一年的机遇与挑战,期盼“蛇”来运转。

中国:年轻人过年当家
继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从巴拉圭传回,中国将在2025年蛇年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在申遗成功的氛围加持下,今年的年味不仅没有变淡,反而呈现出“追”年、“赶”年的热闹氛围。

中国各地都有“出圈”年俗——福建游神将有上百尊神像从庙堂走出,绕行村庄保佑民众平安;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融合武术、舞蹈与戏曲,被称为“中华战舞”;安徽的鱼灯穿梭于街巷;岭南的火龙点亮夜幕;西北的社火是黄土地上的狂欢;河南的铁花如繁星散落大地……木版年画、嬉鱼灯等被淡忘的春节民俗元素又重新获得关注。

年关将至,有人吐槽年味越来越淡,有人计算过年成本。而在今年,随着更多“90后”甚至“00后”成为家庭主力,他们喊着“爸妈请传位于我”的口号,接过过年当家的重任,成为这一年春节家中的过年主理人。

神州年轻人解构年味

根据网络名词解释,“主理人”指潮流品牌的主脑领航者,一般是从事潮流、时尚、文艺品牌的所有者或职业经理人。新年主理人,意味着同时手握采购年货、掌勺年夜饭、编排除夕夜节目、置办迎春服装等过年大事项的决策大权。

转运红绳、护身符和手串统统进入年轻人的集好运年货清单,他们为全家购置新中式“新年战袍”,赶在年末为家人安排祈福锻炼两不误的“寺庙city walk”,再在星盘、塔罗和八字将运势全部算一遍,赛博改水逆(以cyber网络方式改变命运改善运程)。更具世代特色的新式春联“有钱有文化,没胖没烦恼”、“脱单脱贫不脱发,高个高颜求高分”也被贴上大门。

在山东聊城,一群年轻人为了年夜饭早早准备。聊城青年夜校在春节前两个月开启年夜饭课程,让年轻人也能在除夕夜给家里人“露一手”。糖醋鲤鱼、四喜丸子、红烧肉、京酱肉丝……这些过年硬菜是他们家乡回忆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在年夜饭课程中的必学项目。

青年夜校中开设的其他技能课程如成人声乐、古琴、吉他等已经报满,年轻人们已就除夕夜才艺展示做足功课。

这一届新年主理人致力于重新解构年味,让传统迸发新生命力。这是中国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展示了他们对节日庆祝方式的创新和个性化追求。

香港:北上过年攻略

相比于往年,今年将有更多香港市民选择北上过年,有了过去一年的北上经验,港人已能熟练地在湾区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城消费。

新年来临之际,网络上已经不乏“北上攻略”,从玩乐好去处,到公共交通的营业时间都有详细介绍。北上过年的地理范围不仅限于大湾区,不少港人向中国更深处进发,足迹遍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同时,更将北上旅游版图拓展至哈尔滨、云南、川渝等旅游城市。

为了减少港人北上消费带来的盈利损失,香港本地商家纷纷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此外,香港的年味并不逊色于中国。农历新年期间,香港街头巷尾都有一盏盏大红灯笼高挂着,各处可见舞龙舞狮助庆。

年宵市场各式新奇玩意和贺年美食琳琅满目,而庙宇亦香火鼎盛,善信纷纷到来参拜祈福。从花车巡游到节庆装饰,不同传统庆祝活动遍布全城,为蛇年如意吉祥、富足安康的新气象揭开序幕。

大年初一晚上,尖沙咀花车巡游将以不同主题特色花车展现香港传统节庆的传承,沿途伴随本地及国际表演队伍演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花车巡游队伍特别增设熊猫主题花车,6只熊猫将在花车上与市民打招呼。

花车巡游结束后,多辆别具心裁的特色主题花车将会在大年初二至2月13日,再次现身大埔林村许愿广场公开展出。公众可到林村许愿树祈福,同时欣赏到新春花车。

大年初二,维多利亚港将举行2025农历新年烟花汇演。大年初三,沙田马场除了精采刺激的赛事,还有舞狮和现场音乐表演,市民不妨一试手风,率先在新一年“行大运”、“发新年财”。

贺岁杯于年初四载誉归来,国际足球巨星包括卡卡、李华度、史高斯等云集香港,大战香港足球明星队,展开紧张刺激的友谊赛。市民可趁着农历新年,到场观摩球坛名宿献技,在喝采声中欢度新岁。

由大年初一前1周开始,香港各处都会举办年宵市场,售卖寓意吉祥的年花,亦有小吃摊档炮制传统贺年美食。当中深受欢迎的年宵市场位于维多利亚公园及太子花墟,除了湿货摊位各式年花,还有干货摊位的特色新年装饰、本地手工艺品,目不暇给。

围绕春节的一切色彩、味道、声音,是中港两地年复一年的日常,更是两地民众年复一年开启万象更新好光景的美好期盼。

台湾:年货街禁烟健康环保

随着蛇年的脚步逼近,台湾各地迎新年的气氛日渐浓厚,办年货的活动成为每个家庭迎接新春的重要准备。而台北迪化街这条充满百年历史的老街,再次成为焦点。

今年的迪化街年货大街特别以“全面禁烟”为主题,成为兼具传统年味与现代环保理念的标竿,吸引大批民众前来采购年货,感受新春氛围。

走进迪化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艳的红色灯笼、春联和蛇年吉祥装饰,满街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息。传统摊位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年货:香甜的蜜饯、各式干货、坚果礼盒以及南北杂货,为即将到来的团圆时刻做足准备。

然而,今年迪化街最显著的改变便是全面禁烟的政策落实。以往街头巷尾可能弥漫的烟草味与烟花爆竹的硝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让整个购物环境更怡人,也为环境保护树立典范。

禁烟政策的推动不仅止于传统烟草产品的禁止,连带影响整个街区的氛围转型。过去常见的烟火摊位被替换为更多元且符合现代需求的商品,例如环保年节礼品、纯天然食材制作的健康食品,还有创意满满的数字贺卡与电子红包,为新年带来耳目一新的选择。

此外,不少摊位采用可分解的包装材料,并提供自备容器购物优惠,进一步实践环保理念。

除了年货采购,迪化街也举办丰富的蛇年主题活动,让游客逛街也能享受节庆的乐趣。街区内设置“蛇年好运集章挑战”,参与者可通过完成环保小任务收集印章,赢取年节小礼品。

现场还有传统书法老师即席挥毫,写下满载祝福的春联,让游客带回蛇年的吉祥。舞台区的舞龙舞蛇表演更引来阵阵掌声,舞者矫健的动作与鼓声完美结合,展现蛇年灵活与吉祥的意象。

2025年的蛇年,迪化街不仅唤起了人们对传统年味的深刻记忆,也在全面禁烟的倡导下,展现台湾对健康与环境的关注。

在这里,人们买的不仅是满满的年货,更是一份对地球的承诺与对未来的期待。清新的空气与浓浓的年味交织,共同迎接一个全新又充满希望的蛇年。

台湾其他地区的年货市场也各有特色,彰化鹿港的老街年货节融入宗教文化元素,台南的国华街则以南部特有的小吃和特产吸引人潮,高雄三凤中街更结合电子支付与现代化设施,提供便利又快速的购物体验。

狮城:迎繁荣团结蛇年

 乙巳蛇年适逢新加坡建国60周年,有“唐人街”之称的著名旅游景点牛车水,今年的新春灯饰也加入相关元素,包括国花胡姬花,主题灯饰“福树”则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团结精神,在灯饰中也加入SG60(新加坡60年)标志。

今年牛车水春节灯饰的主题是“福满人间迎新春,灯照万户庆团圆”,整体设计融合了新加坡元素,突显福气、团结与繁荣的特色。

主灯造型是一棵高8公尺的“福树”,一条大眼金麟的祥蛇守护着福树,寓意丰盈、繁荣与好运。亮灯仪式举行时,800盏灯笼同时点亮,营造喜庆的氛围。

春节来临前,牛车水年货市场热闹滚滚,布置得红彤彤的摊位吸引不少民众前往感受新春气氛。年货市场从去年12月30日开跑,一直营业到除夕夜(1月28日),共有超过200个摊位,从年饼到腊味,从服装到小吃,各种年货一应俱全,是狮城规模最大的年货市集。

有摊主对今年年货行情乐观,不过,当地年货业者也面对长堤对岸马来西亚新山的挑战,由于令吉疲弱,吸引不少狮城民众到新山采买年货,直接冲击新加坡本土业者的生意。新山的肉干业者表示,今年增加30%货源,以应付预计高增长的需求。

新加坡的海味业者表示,来自中国和澳洲的鲍鱼价格下降20%,但销量却仅微增,可能是部分民众到新山采购,分薄了他们的生意。今年的新趋势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在家中享用自助餐,业者表示,今年的生意增加50%。

春节活动方面,新加坡最有代表性的是“春到河畔”,今年将从1月27日至2月5日在滨海湾花园热闹上演。今年迈入第39年的“春到河畔”将会有28组大型灯饰亮相,其中最受瞩目的是财神爷灯饰,向大家送上蛇年财运亨通的美好祝愿。

配合60周年国庆,活动也展出象征新加坡独立精神与全民团结的灯饰,融合历史传说与现代狮城风采。活动还包括讲述华人移民历史的“侨批千里报平安”展、花卉展、舞台表演等。

此外,华族文化中心也精心推出22台好戏闹新春,包括音乐演出、《蛇prise》新年艺术装置、巨型蛇梯棋游戏、新春市集、舞狮、舞蛇、艺术与手工等,精采纷陈,让民众过一个丰富的文化年。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