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投废票促成政治改革?/陈威廉

现今在网络上,有一群废票论的支持者。这些人认为,由于马来西亚政治中的在朝与在野政党都不好,必须改变;为了要促成改变,人们必须投废票。

对于这种说法,废票论支持者至今仍未给予任何可以支持这论点的理由;反之,从历史中却可找出许多有关到底政治改革是如何促成的事件。



只要熟悉历史的人,就不会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两件划时代与改变政治的事情感到陌生。

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源之一是当时英国的美洲殖民地的人不满自己在国会没有代表权,而这权力始终没有得到伸张;再加上其他因素,促成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

不过,这些殖民地真正统合成一个国家,是《美国宪法草案》在13州个别通过之后;《美国宪法草案》是在1787年在费城所召开的制宪会议,各州代表坐下来商谈要如何改变原先的政治体制,让这个新生国家走得更稳健更远。也因此,今日的美国才得以诞生。

从美国的过程来看,美国从无到有,所经历的是战争和内部讨论,但绝对不是投废票。

法国大革命更为明显,是一群平民对于政治精英的反抗。法国大革命所象征的是平民打破了原先的政治秩序,从贵族政治变成了平民政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民主政治的现代雏形之一;令当时贵族精英最为诟病的是,法国大革命的模式成为了其他地方平民争相仿效的样板,向政府争取平民的参政权。



社会运动与议会政治

法国大革命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余波荡漾,英国也受到了影响;当时平民开始走上街头,要求政府扩大参政权;其中1838年开始的宪章运动无疑是最大的代表之一。这项运动的诉求,例如秘密投票权、选区大小相等、21岁以上的男子拥有投票权(女性投票权要到二十世纪才争取到)等诉求,随后成为了英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所通过的法案内容,也成为了今日我们所熟悉的政治权利。

法国是以武力争取到平民参政权,英国则是以社会运动的方式,并且获得国会议员支持,进而通过政治途径进行政治改革。简言之,英法是通过武力、社会运动与议会运作的方式,进行政治改革,其中并没有投废票促成改革。

到了近代,武力不是政治改革的第一选择。美国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以及韩国和台湾1990年代的政治改革,都是走英国在十九世纪政治改革的路线,通过社会运动和议会运作的方式,促成了政治改革;例如黑人的联合抵制蒙哥马利公车运动,开展了美国民权运动与后来的民权法案的通过,以及台湾的野百合学运与李登辉大力推动政治改革等,都一再验证了社会运动与议会政治促成了现代政治改革。

废票论支持者所言的,废票可以促成改革云云,在历史上从未见过;反之,历史上的政治改革,反而主要是通过武力革命、社会运动与议会政治,来达到改革的目的。因此,废票论的支持者,到底是基于哪一个星球的历史,说废票有用的?翻开历史还真的是找不到!

反应

 

要闻

安华:海外公民须获同等投票权

(布鲁塞尔19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强调,旅居海外的大马公民,必须享有与国内公民同等的选举投票权。

他说,他已向选举委员会提出海外大马公民邮寄投票课题。

“选委会是独立机构……但我已向他们提出此事。他们必须给予每位大马公民投票的机会。”

他今日与在当地的约200名大马侨民聚会时,回应海外大马公民在大选时面临投票问题一事,这么回应。

安华于星期日抵达比利时,展开为期两天的工作访问。

他说:“我甚至提议,不必通过大使馆。可以使用其他机制,让人们能够投票,即使这意味着需要增加额外资金。选委会接受我的建议。”

询及大马政府是否优先关注绿色科技与植树造林,安华说,这确实是现任政府的主要议程之一。

“欧洲已破坏所有森林,别让我们向他们学习。我们的森林覆盖率目前为54%,事实上,我们的绿肺面积还在增加。去年,我们在种树活动中种下100万棵树。”

他补充,马来西亚及东盟伙伴正专注于建设东盟电网,不仅利用水电发电,还包括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

“我们在大学中有14万名外国留学生。我曾访问过许多发展中国家,他们的领导人希望派遣学生和官员到我们这里学习,例如在半导体等领域。”

他说,为了提高马来西亚的教育水平,政府正与业界携手合作,这意味着必须掌握新的学科和科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