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拒绝国家恩奉的瑞士人/蔡元评

国际社会最近有一则让人凸睛的新闻:瑞士人严拒政府倡议,发给大家丰厚的恩奉金,即所谓无条件的基本津贴。6月5日,瑞士举办全球破天荒的全民公投,近80%人投反对票,以压倒性的气势否决此案。

无条件的基本津贴 (Unconditional Base Income/UBI),是西方国家近年酝酿的一项媚民议题,用以彰显国民“体面的生活”。



体面号召无动于衷

瑞士政府倡议,发給每个成年人每月2560美元,儿童640;即一年成人约3万,儿童8000。UBI 囊括全民,不管有无工作的,也不管贫富,一视同仁,终身享用。瑞士人口800万,为此,每年估计须支出2000亿。瑞士的邻国芬兰,也蠢蠢欲动,有意依样画葫芦。

在发展中国家,2560等于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中上月薪。瑞士人均6万美元,全球顶级;UBI也不薄,老百姓却对锦上添花,出自公家的大钞视若无睹,大手一挥,Nope! 

此情此景,其他巴望国家津贴的发达国看了,先是一阵错愕,接着是满脑的眩晕。发展中地区则声声按赞 —— 高官都捞得不亦乐乎了,小老百姓除非头壳烧坏,哪“好意思”拒绝!

钱须花在刀刃上



瑞士人拒领恩奉,有五个理由。第一,UBI 的来源必然是增税,羊毛出在羊身上;福利越高,缴税就越多,不划算。

第二,瑞士物价超高,若再大量的投入现金,必带来通胀,进一步推高物价。

第三,瑞士天高的福利,必然吸引大量的外国移民进驻,摇撼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详秩序。

第四,不劳而获的UBI,驱使一向勤奋为本的国民懒散,恐怕保不住瑞士引以为傲的全球顶尖竞争力。

第五,每年2000亿的公共支出,迟早拖垮国家的经济。综合算下来,得不偿失。

瑞士人非圣贤,也躲不过中华民族所谓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心理;但不一样的是瑞士人理性,每花一分钱都必须在刀刃上。这些阿尔卑斯山下族群服膺不炫耀、不铺张、不浪费,节俭走远路的原则。

凭着这些平凡、脚踏实地的文化,瑞士创造了扎实的经济体。当欧洲许多国家常年在8%高失业率打滚的时候,瑞士则保持着约3% “无碍”的失业记录。在瑞士的最大城市苏黎世,看不见有如参加国际比拼,金碧辉煌的冲天高楼;没有呼啸而过,凸显派头的豪华汽车。

瑞士人坚持不收国家恩奉的核心因素是国民教养。瑞士政府完全透明,资讯完全开放;民众把自己视为政府的一分子,人人知道政府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人人都清楚,国家花钱,就等于花他的钱。有国才有家,完全体现了“国和家一体”的共识。

国民理性核心价值

瑞士街头看不到前呼后拥的官员,没有人有兴趣仰望他、吹捧他。当官是千百职业中的一种,没有特殊的地位,没有排场。官员和普通百姓一样,在街头进进出出;不喊口号,不说大话,工作是呆在衙门专心办好人民交待的事。

老百姓监督他,而不是任由他“家天下”。在瑞士,没有人在意头衔、职称,不以工作性质论人。学校的统一目的在于传授谋生职能,强调专业能力。人人都是国家的一分子,串连大家的,是相互尊重和高度的理性。

海外除了外交官,没几个人知道瑞士高官的大名。但很清楚知道,代表瑞士的是扎实、资产雄厚的银行体系、高超的制表工艺;和家喻户晓,领先全球食品业的雀巢;及制药界的巨人诺华、罗氏等企业。

大掌柜撑起一片天

瑞士是公民理性社会的标杆、高文明的结晶。瑞士走在前头,完全是国民教育积年累月的历史沉淀。在瑞士,掉弄玄虚的政客上不了台,搬口弄舌的名嘴亮不了相,更没有一看到新闻就起哄的民众;准确的说,这是个高素质国民组成的国度。

老话说,国家兴亡人人有责;瑞士人人都知道,个人的一动一静,都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在瑞士,国民的角色有如中国晋商时代著名的大掌柜:朴实、理智、精明、远见、顾全大局。瑞士的大掌柜团队撑起了一片天!

〈作者为《全球竞争力》主编  http://www.worldstt.com 〉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极端民族主义祸水外溢 恶性事件破坏中国人形象

作者:陈少鹄

两起中国男性在瑞士与澳洲恶意伤害无辜幼童的事件震惊全球,反映以爱国为名的扭曲极端民族主义蔓延,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最近,接连两起发生在瑞士和澳洲的恶性事件让全球舆论哗然,尤其是这两起暴力事件的作案者皆为中国男子,而受害者竟然是无辜的儿童。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个体的犯罪,而是一股隐藏在社会深处、日益扩散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集中爆发。面对这些极端暴力事件,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作案者的内心深处究竟埋藏了怎样的仇恨?这种情绪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社会心理根源?

就在10月1日当天,瑞士23岁中国留学生在街头挥刀砍伤3名幼儿的骇人事件。这名留学生曾在西南大学读书,后转学至苏黎世大学,表面看似普通,但他的内心却早已潜伏着极端的情感。这位男子在社交媒体上多次表达对祖国的狂热“爱国”情绪,言辞之间充满了盲目的民族主义和对异己的仇视。而他的情感失控不仅仅表现在个人挫折上,更在性别、情感冲突中逐步恶化。

他曾经对一位女性求爱的失败,演化为对整个社会的敌视和报复。他的“爱国”情感已被个人的欲望和挫折扭曲,成了一种失控的情绪宣泄工具。最终,这种极端情绪在瑞士街头爆发,酿成了惨剧。

婴儿被泼洒热咖啡
全身60%严重烧伤

而就在此前不久的8月末,澳洲一名33岁的中国男子向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泼洒热咖啡,导致婴儿全身60%严重烧伤。这名男子因为无法在澳洲获得合法居留身分,心生怨恨,竟然选择通过伤害无辜来发泄心中的愤怒。

根据媒体报道,这名男子长期持学生签证在澳洲打工,生活并不顺利。多年的不满和对前途的绝望,最终将他引向了丧失理智的暴力。他选择将怨恨发泄在无辜的婴儿身上,这不仅是人性的泯灭,更是一种令人发指的社会报复行为。

以爱国名义宣泄私怨

这两起看似孤立的事件,却有着深刻的共同点:作案者都带有极端的情绪,且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深度交织。瑞士的作案者狂热“爱国”,将个人的情感挫折与国家荣誉捆绑在一起,最终演化为对无辜的仇恨。而发生在澳洲的事件,虽然目前更多集中在个人怨恨的发泄上,但其中也不乏与外界的深层隔阂与对立心态。

近年来,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在网络和现实中都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像“战马行动”这样的极端行为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网络上的口号式喊叫,而是开始实质性地干预现实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生活中的不满,转化为对外界的仇视,并以极端的暴力方式来表达。这种从网上到线下的情绪蔓延已经超出了国界,开始波及国际社会,成为中国人在海外形象的严重危机。

价值观被扭曲

这两起恶性事件,是对社会每个人的警告。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滋长不仅损害了中国国家形象,更威胁到了全球华人的生活环境。这种情绪的背后,不是所谓的“爱国”,而是被扭曲的价值观和病态的社会心态。真正的爱国,是要通过理性、文明的方式,让世界看到国家的力量与善意,而不是通过攻击无辜、暴力报复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中国的国际形象已经因为美国反华因素面临挑战,而这类恶性事件的出现更会让国际社会对中国人群体产生质疑与敌视。这不仅损害了海外华人的安全与利益,更将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埋下更多不信任的种子。

极端民族主义的毒火已经烧出了国门,必须警惕。不能允许这种情绪继续蔓延,不能让更多无辜的生命成为极端暴力的牺牲品。是时候正视这个问题,并采取措施遏制它的扩散,让社会回归理性和包容。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