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捐款,该拿吗?/陈仁杰

号称世界未来首富的张健在泰国获释后,试图东山再起。日前,为了推介新搞作——五行币,他在南马新山举办了一场王者归来的千人宴,场面声势浩大,高调宣布卷土重来。除了满场顶头黄澄澄或光秃秃的新噱头外,张健也化身大善人,通过“张健珠宝教育基金”捐款予独中。



此举引发了独中是否该接受来自类似金钱游戏组织捐款的争议。魏家祥博士表示这取决于学校的决定。同样的,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也奉劝学校应该警惕来历不明的捐款,以免遭到不法之徒的利用,沦为宣传的工具,或者达到他们的隐议程。

其实,部长们的忧虑并不是无中生有。在马来西亚,在漫长的华教发展史中,由于国内独特的政治现实,独中甚至华小长期缺乏充足的资金周转,以致需要仰赖来自社会大众的资助。

难分辨捐款者身分

由于捐款者众多,学校并不能一一分辨捐款者身分,稍有不慎将会沦为非法洗钱工具。

此外,大马华人传统的观念是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对华教向来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对于那些常常捐款及关注华教的善心人士或集团也是赞赏有加。因此,若某些别有隐议程的团体以为华教贡献一分力量为名,向社会大众推销或推荐自己,众人对该团体的接受度也将会大大提升,进而可能转为支持,最后逐步落入他们预设的陷阱。



应追究捐款团体

若所接获的捐款被鉴定为非法,那么学校也势必会受到牵连。按理来说,捐款是通过正确的乐捐管道移交到学校手上,并非学校通过不法活动所获得,执法单位应该追究的是捐款的团体,而非受惠团体。

然而,若爆发此类新闻,对学校的声誉也将大受打击,学校也不得不面对种种的社会舆论以及引来各种不同的揣测。

职是之故,笔者认为,如果明知捐款人士抑或团体有一定的争议性,有关学校在接纳捐款之前有必要三思。

总而言之,捐款予学校应该本着不求回报,为华教尽一分绵力的心态,不应该以之为诱饵吸引他人的目光。所给予的捐款也应该是自己辛苦耕耘所赚来的血汗钱,无论数额多寡,也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反之,若所捐出的款项是通过欺诈老百姓积蓄而得来的,这绝对是卑鄙龌龊的行为!

反应

 

雪隆

一家六口5残疾 林立迎捐款助渡难关

(吉隆坡22日讯)民主行动党甲洞国会议员林立迎于农历新年到来之际,为一家六口其中6人残疾的家庭发放善款。

该家庭中的5名残疾人士每人获1000令吉,总数5000令吉,以表达关怀与支持。他们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残障,生活极为困难,日常开销与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这一家庭包括父母与4名成年女儿,住在增江,其中仅大女儿没有残障,其余4人主要依靠福利部每月提供的援助金维持生活,而父亲则无法申请援助。

林立迎在移交善款时表示,农历新年象征团圆与关怀,希望这份善款能稍微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并为他们带去新年的温暖与希望。他强调,社会中仍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作为人民代议士,他有责任尽力协助他们。同时,他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共同为这些家庭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