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掌权需天时地利人和/洪东水

团结政府靠着天时取得执政权,但却还需要地利人和的加持,才能稳固江山。如今团结政府在国阵的扶持下,成功把国盟压得喘不过气来,并奠定了人和之势,让国盟企图夺权无望。

国盟面对排山倒海的反贪与极端言论指控,显得毫无招架之力,似乎有收敛的趋势,也让团结政府暂时有喘息的空间,也占有比较优越的政治地位。

团结政府内部显得团结一致,于是造成国盟无法戳破团结政府的政权,暂时保住了优势的地位。但国际经济情况危如累卵,突如其来的硅谷银行倒闭事件所带来的冲击,似乎相当严重。若是银行倒闭骨牌效应发生,许多美国银行将首当其冲,将引发世界金融危机。

恐受美银行倒闭波及

马来西亚是无法独善其身,必然也会面对这种经济窘境,最终缺乏了地利,让大马也面对经济危机。团结政府依然无法脱离国际性的衰退现象,也会陷入被波及的情况,深信大马财政部已经未雨绸缪,以免也陷入像美国的银行危机。银行所产生的弊端,将引发股汇市暴跌,最终将严重伤害大马的经济。

自从团结政府上台后,在各方面都似乎势如破竹,团结政府正在收拾残局,然后带领人民朝向康庄大道。当人民对拿督斯里安华的领导深具信心时,这个银行倒闭事件所带来的冲击可就不小。尤其是大马正陷入经济困境,人民正面对生活成本的压力时,再来一场经济风暴,简直是在开贫民的玩笑。

安华所接手的政府是一个烂摊子,再加上国际经济情况恶化,简直是雪上加霜。若是政治局势继续恶化,政府还须花费时间来对付政敌,更是分身乏术。

即使部长们获得人民的80分优越表现奖,也还须对国际性的灾难表示关注。仅是美化表面是不足够的,即使部长获得99分的优越表现,依然对解决当前的危机于事无补。

当安华上台第一天,股汇市飙涨,但似乎是昙花一现。安华的魅力的确不可挡。于是有部长炫耀安华的魅力,但这种优势无法变得持久。

须未雨绸缪稳住人心

如今面对这种经济颓势,也不是安华的错,而是美国银行的错。但被波及的是大马经济,因此财长与经济部长还须未雨绸缪,准备暴风雨的到来。

经济衰退的迹象已经很明显,这一波的风暴再次吹袭,所造成的经济破坏是无法估计的。原本的人和也会随着天时地利的转向而变质。

由于面对经济拮据,人心随时思变,而反对党则会利用这种不利政府的局面来煽动民情。看来政府还必须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绝对要居安思危。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优柔寡断·魄力尽失/林志斌

掐指一算,团结政府任期也已将近一半,可举着改革旗号上台执政的这个政府,在财政改革中依然举步维艰。

像农历新年期间,政府原本打算开始不再于佳节期间给予大道路费减免的优惠,但在民意压力下,最终只能半妥协地,给了一个半价优惠。

可实际上这应该是团结政府2022年上台之后,2023年就该斩钉截铁实施的举措。但在优柔寡断,过于担心每一步棋会激起反弹之下,最终拖到了今天。

其他财务上的改革,例如燃油补贴机制,也还是处于只闻楼梯响的阶段,一年复一年地拖延下去。

催生民粹赤字走高

虽然这会让人民荷包更收紧一点,但我一直认为,政府在管理财务的时候,不应该过于着重在终端给予人民太多消费补贴。对于人民而言,这不仅仅形成财务上的依赖,更糟糕的是,这让人民失去了对所谓“市价”的理解,以及催生出民粹。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补贴并不是“免费”的。我们需要了解到,当政府多出了这样一项“民粹”开销,就需要从其他地方找钱来填补,或是继续让财政赤字持续走高。

看得出那个高喊改革旗号改朝换代上台的政府,已经了解到长时间的民粹式补贴和负责任财政政策是相违背的,所以这几年来一直在不断重提需要减少补贴。但是任期来到第3年,除了针对性柴油补贴去年终于落实之外,其他多数关键的财务整顿政策,却都一拖再拖。

这一再凸显了当今政府对财政改革的决心并不太足够。

我在之前的评论也说过,对于新任政府而言,最适合大刀阔斧推动改革议程的,是在方才执政的前2年。这个时候,挟着刚刚获得人民的信任和委托,更能快速推动新政。

避免阵痛期延至大选

而新的改革措施往往会带来阵痛,尤其对旧有政策的既得利益者来说。政府需要避免这种阵痛期延续到下一届的大选,才能让新政最终惠及社稷家国。

而如今,政府任期已经过半,新政却还在酝酿期。很快地,选票压力就已经来临,优柔寡断的经济改革,很快就需要被快速有效的民粹政策给取代。

这个优柔寡断,也成为了团结政府应对经济议题的一大缩影。现当下的国际政经局势快速变化,小至大道过路费免费议题,大至如何应对美国接连推出的芯片限制令和关税,目前政府都没让人看出有解决这些问题的魄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