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排除语言文化障碍/东之盈

国家独立后的华文地位相当尴尬,时常面对当局的排斥,华文教育的确是在风雨中度过,当时搞华教人士随时面对囹圄之灾,命运的确悲惨。搞华文教育被当作华教极端分子,政府对华文相当的排斥,以致当时的反对党有机可乘,对政府不断地鞭挞。如今华文在世界及大马已经成为各族人民所认同的学习工具,这可能是已故敦拉萨与中国开始建交而促成华文更加被认同的结果,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崛起,对大马的华文教育影响深大。

以往马来人及政府误解华文与共产主义思想挂钩,认为华文含有共产意识,对华文相当排斥,如今华文教育被认同,与当时的情景是截然不同的。许多国小竞相开办华语班,推动学习华文的热潮,是对华文已经有认同感,并且觉得学习华文可以增加对华人的认识,也可以为自己加分,将来在职场上占有优势。



当许多马来人变得开通了,却有土权党向法庭挑战华淡小的存在,这种与众人背道而驰的思想简直太顽固了,他们继续停留在60年代的思想,无法冲破极端思维,让世界都觉得他们太落后了。

阿拉伯国家都推行学习华语运动,这些顽固不灵的土权党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作风。政府应该鼓励这些人到一些华语语文比赛的场合,如华语诗歌朗诵比赛,看看马来同学的精彩表演,他们不懂华文,尚想阻止别人推广学习华文,简直是孤陋寡闻。

由于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于是在独立后的阶段,舞狮舞龙都是被限制的文化活动,华团尚须向政府申请准证,才能获得放行演出。当时政府管治太严厉,以致造成许多华团与政府产生对抗的局面,而当时舞狮舞龙是被排斥在国家文化主流外。这种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逐渐体会到教育与文化政策若太苛刻的话,华人与政府的关系非常紧绷。

容纳别种族语言与文化

当国家领袖跨越国际,时常参与国际交流,的确对国家领导人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会变得更加开通,变得能够容纳别种族的语言与文化。当中国愿意放弃支持我国的共产党斗争,并与大马展开贸易活动,是促使大马政府放松对语文及文化的管制。



除了中国扮演重要的桥梁角色,董教总与华团人士的坚持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值得被赞扬的,而像已故林连玉被褫夺公民权到现在尚未被平反,是大家愧对这位伟人。这些先贤的奋斗精神,是促成华文教育蓬勃发展的因素,是他们牺牲自己,排除了华文及文化的障碍,才能够让华文教育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马华前总会长敦陈修信一句独大能被开办,铁树会开花,是让马华无法抬头的一个因素,华社对他这句话耿耿于怀。政治人物无法捍卫华文及中华文化的地位,就是对争取教育地位无法胜任,也将会面对像马华的下场。因此政治人物必须认真看待承认统考问题及认识爪夷书法问题,若无法解决华社的忧虑,届时执政的华基政党也将面对华社的无情鞭挞。

马来人利用了几十年才能认识华文的重要性,而认识爪夷文也是需要时间让华人来适应,学习语文是自愿的,不能强逼,只要政府能够说服华人认为学习爪夷文会带来好处,届时许多华人自然会学习爪夷文。

华人能够消除政府及马来人对华文教育及中华文化的误解,是大马民族精神获得提升的结果,马来人变得豁然开通,促进了教育与文化的沟通,也让马来领袖显得越来越有大马人的精神。虽然尚有一些马来领袖思想复古,时常强调种族主义言论,但现代的马来人真的体现了对别人的语言与文化的尊重,懂得尊重别人者才能被别人尊重。

大马是继中国、台湾及香港最成功推行华文教育,年轻人应该珍惜先贤争取的成果,除了积极参与学习华文,更要推广中华文化,也要有捍卫华文与中华文化的精神,以便华文与中华文化能够在大马土地上茁壮成长。

反应

 

大千

【视频】为讨生活学会16语爆红 柬童长大当网红

(金边31日讯)柬埔寨吴哥窟多年前有一名男童在街上贩卖纪念品,为了讨生活竟学会了16种语言。

这让当年14岁、来自贫户的沙利(Thuch Salik)一夕爆红。他后来获得富豪赞助并顺利完成学业,如今21岁的他已是一名人气网红。

沙利年幼时,家中负债逾6万美元(约26.5万令吉),迫使父亲要求辍学到观光胜地吴哥窟兜售纪念品帮补家里。不过喜欢读书的沙利没有放弃学习,平日出门工作时,透过与来自各国的游客交流,自学了16种语言,也让他多卖出不少纪念品。

在2018年有一名来访吴哥窟的外国女游客,碰见沙利兜售纪念品时自然切换多种语言。她随手拍片分享,让沙利一夕爆红。其后有中国媒体特地采访沙利,他表示“喜欢中国、喜欢讲中文,希望长大后能留学北京”。

沙利的一席话被浙江海亮集团青睐,决定赞助他完成高中、大学甚至到硕士和博士的学业,并还清所有家债以让他无后顾之忧。如今沙利已是一名会打扮的帅哥,并接受培训当起直播网红,透过直播和接业配,生活大为改善,让家人从此能过上好日子。

新闻来源:CTWANT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