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接受气氛不足的春节/一愚

近来本地疫情严峻,国际疫情控管亦不佳,就连原本防疫有成的中国,也传出河北、黑龙江等数省多地,因新增确诊暴增,以致部分地区封城,隔离超过2000万人以上。

中国官方正努力宣导在地过年,部分台商亦表示遵守规定,今年不打算回台湾过年。

尽管中国这一波疫情的数据,乍看与许多国家相较微不足道。

然而,中国长期严密控管疫情,如今仍再度爆发,可见冠病或许比专家学者的认知更顽强,顽强到连原本有效管控疫情的中国,如今都出现缺口,这是对防疫相当不利的信息。

此外,让外界疑惑的是,明明中国研发的多款疫苗已上市,为何此时并未在疫区大量接种,直接使用疫苗对抗病毒。中国官方反而采用封城、方舱医院等去年的防疫措施。

疫苗生产缓不济急

当然或许是疫苗生产赶不上疫情扩散,缓不济急,防疫当务之急仍是切断传染链。

这也告诉我们,即使已有自产疫苗的中国,恐怕都无法在短期让大量民众完成接种,更何况大马的疫苗采购至今尚未明朗,疫苗接种计划更是遥遥无期。

换句话说,疫苗暂时无法缓解疫情,各式防疫措施势必维持至多数人完成疫苗接种,才能逐步放松,民众现今仍须严密防疫,确保自己和家人亲友的健康。

本地由于新增确诊一再创新高,多地传出确诊病患无法立即送医,甚至必须在家中隔离数日,在家隔离很可能造成防疫缺口,万万不可。

大马逐渐出现医疗紧绷的窘境,倘若未能及时控制疫情,对国家社会的伤害将会非常大,但大官似乎提不出有效的防疫方案。

如今不妨仔细观察中国的防疫方案,合适的就引进本地使用。

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防疫有成,不必在意防疫措施是谁想出来的。

仿效中国在地过年

另,华人新年将届,我们华人最好仿效中国在地过年,即使稍有委屈,与保护家人相较都不算什么。多用电话、视讯与家人联系,一样是团圆。待疫情告一段落,大家再安安心心与家人团聚。

或许平常的日子,团聚气氛差了一些,然而,眼前莫如防疫急,渡过难关仍比过年重要,请大家体谅,接受一个气氛不足的华人新年。

反应

 

国际

中国春节旅游火红 非遗自驾成关键词

(北京6日讯)在今年的春节假期里,中国游客选择了离家更近的旅行目的地,纷纷开车、坐火车出行,而不是飞往海外,并且还增加了支出,顶住了对消费放缓的担忧。

彭博报道,春运期间的中国铁路客运量创下新高,根据阿里巴巴旗下旅游平台飞猪,人们涌向了上海和北京以及新疆北部阿尔泰山等不那么拥挤的目的地。

根据该互联网旅游平台,包含非遗景点和非遗体验的“非遗游”热度较去年大幅增长了40%。

这种消费模式凸显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人对境内游的偏好,出境游则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鉴于中国游客在2019年是最大消费群体,这一转变将对全球旅行和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

自疫情以来消费持续疲软,是政府的一个痛点。尽管官员们去年宣布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但周三公布的最新服务业数据意外降至四个月低点。

国内游趋势惠及了中国国内旅游业,尤其是今年春节多了一天假,许多人只需请假两天就可以享受11天的假期。

国内旅游人次增6%

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增长6%,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亿元人民币(约4231亿令吉),同比增长7%。

飞猪说,春节假期国内游人均消费同比去年提升近10%,人均住宿时长同比提升5%。

除了铁路之外,自驾也是热门旅行方式。飞猪表示,春节假期租车订单量录得同比两位数增长。网约车运营商滴滴也是受益者,春节期间打车完单量同比增长17%。

根据数字营销和研究公司China Trading Desk,今年春节期间估计有220万-260万中国人乘坐飞机出行。虽然这较去年的低基数增长了30%,但仍低于疫情爆发前出境游达到高峰时的水平。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想待在国内。根据政府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内地居民出入境767.1万人次,同比增长5%。

这高于疫情前720万人次的水平,但前往香港和澳门的游客也被算在内了,而且今年的假期比去年多了一天。

出境游首选日韩泰

一些互联网旅行社的数据显示,出境游客的首选目的地是日本、泰国和韩国等亚洲国家。

根据携程的报告,赴日订单同比增长了一倍,美国、意大利和法国等长线游目的地订单也增长了至少50%。据泰国旅游部,中国游客是春节期间的最大入境游客群体。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还显示,春节期间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激增23%,至95.8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