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推新政莫拔苗助长/洪东水

最近路税贴纸“一纸难求”,跑腿中介到陆路交通局缴付路税,都扑了个空。

在实体路税贴纸严重缺货的情况下,民众只能下载及使用电子路税。

陆路交通局也发出单据,证明车辆的主人已经缴付路税,只是尚无法取得贴纸贴在车镜上。陆路交通局允许以单据取代贴纸,可是警方却依然发出罚单,最终让民众吃了闷亏。

两造无共识 民众吃闷亏

陆路交通局与警方无法取得共识,也就是两个同属于团结政府的部门,采取不同的方针,让民众感到莫名其妙。

警方认为他们是属于独立机构,无法认同陆路交通局所发出的短暂措施指示,依然取缔没有实体路税贴纸者。其实交通部已经推行电子路税贴纸政策,但一些远赴泰国与新加坡的民众也被当地警方采取对付行动,于是造成更多人要求实体路税贴纸。

由于交通部已推行电子路税,负责印刷及提供路税贴纸的MYEG公司必然减少提供贴纸服务,于是造成贴纸一时发生短缺现象。

电子贴纸“行动太快”

交通部推行新政策是无可厚非,但却须先模拟测试,才好开始推行有关政策。如今这项电子贴纸计划似乎行动太快了一些,可见推行新政策莫拔苗助长,不然就会出现市场一片混淆。

被罚款的民众应该获得警方的体谅,免得让民众产生怨气。雪隆一带面对实体路税贴纸缺货的现象,据说这样的窘境会维持到年底。

商用汽车一般上会由不同的司机驾驶,因此电子路税贴纸是难以获得顺畅推行,也就是说电子路税贴纸计划似乎面对了相当棘手的问题,可见这项新政策不见其利,已见其弊。

弄巧成拙 效果不彰

交通部长陆兆福具有高瞻远瞩的施政眼光,想通过新颖的科技来证实自己的实力,但却似乎弄巧成拙,无法达致预期的效果。

陆路交通局官员天天都烦不胜烦,协助解决民众所提出的投诉与问题,这项电子路税贴纸计划让他们成为箭靶,被民众所责骂。

如今保险代理员尚有特别任务,为顾客提供教导下载MY JPJ应用程式的服务,无形中成为交通部推行新政策的好帮手。

推行电子路税贴纸是迟早的事,但必须循序渐进,若没有按部就班推行新政策,就会发生这样的混淆乱局,却显不出大马是最快推行电子路税贴纸国家的好处。

为了避免过路障时,民众须向警员展示电子路税,有关当局是可以通过科技的提升,通过扫描车牌得知是否有还路税,这样就不会让路障成为塞车的恶梦。

反应

 

言论

过着凄凉新年的老人/洪东水

许多人都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认为养儿防老方知父母恩。但如今的年代,年轻人对父母恩不再重视,只对自己的前程更加关注。

许多华裔年轻人除了通晓多种语文,更拥有一技之长,于是远赴外国谋生。既然孩子拥有创造事业的决心,父母也不会阻扰,最终孩子们纷纷为了开拓事业,离开了有养育之恩的父母。

这些拥有创造财富雄心的年轻人,认为在马来西亚没有他们开拓市场的机会,于是向外国发展,以寻求更佳的谋生机会,为自己寻觅更优质的生活。

有些年轻人在外国似乎受到重视,捞得风生水起,这让自己的父母相当告慰。自己的孩子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父母只有给予祝福。孩子不断把赚到的财富寄给老远的父母,也让父母感到开心与安慰。

有些孩子念及父母恩情,悠悠赤子心,浓浓故乡情,新年期间回乡探望父母,以便能一年回乡一次,重温家庭的温馨。孩子离开家园太久,父母一向来喜欢与友聚会,过着欢欢喜喜的日子。对孩子回返家园,却失去了往日的热情,让孩子觉得父母似乎对他们很冷淡。

长期疏远 产生隔阂

父母感觉孩子回来只是短暂的探访,朋友的激情绝对不可被冷落,于是时常不在家。父母为了各别的精彩生活,不愿意留下来陪伴孩子,可见远离家乡的年轻人还须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觉得父母似乎与自己变得很陌生,根本不像一家人。由于长期的疏远,让两代人产生了隔阂,这是现代人的悲哀。

这些不愿意跟随孩子远赴外国定居的华裔老人,就是对外国生活有恐惧感,也离开不了熟悉的环境与亲戚朋友。若是孩子愿意趁着农历新年返乡与父母共度美好时光,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有些父母懂得珍惜,有些父母视孩子如陌生人,心中只有与友同欢共乐的画面,而忘记了回乡探望父母的孩子。

现在越来越多的华裔家庭老龄化,新春佳节也只剩下一双或一个老年人。年轻的一代远赴外国,也没有回乡与父母共度佳节。

有些推说工作忙,有些说买不到飞机票,于是让期盼与孩子共度佳节的父母大失所望,只好过着凄凉的农历新年。

所以“少年夫妻老来伴,携手相看两不厌”,养儿防老仅是无法预告的说辞,有老伴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老人还是必须接受现实。

最凄凉的莫过于在老人院过农历新年的老人,这些老人“无依无靠”,似乎没有孩子接他们回家过年,还是他们都因为孑然一身,只能孤独留在老人院过新年。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也无法与家人同欢共乐,看来只有在老人院孤独终生,过着凄凉的晚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