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改善学生阅读能力低落/郭碧融

世界银行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尽管大马实现了近乎全民的基础教育,例如学前教育和小学的高入学率,但许多儿童的学习能力欠佳,有42%五年级学生在学期结束时,还未能达到熟练的阅读能力水平。

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同时提高他们了解、分析、写作、创新、沟通等能力,如果学生尚无法在五年级掌握相等的阅读能力,那他们继续升学的话就会感到吃力,无法应付课程要求。

课程内容是跟着年级制定的,就是会从简单的认知和理解开始,然后逐步要求学生懂得分析、解题和创作,加上书籍多数以文字书写。所以,阅读能力不足的学生会感到很吃力,并无法跟上课程程度,继而失去学习动力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虽然表示会认真看待有关报告,且在报告出炉前已采取行动改革教育体制,但并没有具体阐述有关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

激发阅读成为习惯

教育部应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习惯。

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倾向应试模式,以致很多学生会将阅读等同于考试,离开学校后就不再阅读。但,阅读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开阔视野、发展自我意识等,以便能够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趋势。

阅读是需要精心培养的能力,所以教育部理应邀请相关专家制定策略,并着手培养教师教导学生阅读的技能。

虽然目前学校也有举办阅读活动,但单凭“阅读周”或规定学生写阅读报告,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毕竟学生阅读能力的加强并无法在朝夕间取得成果,反之需要学校与教师不断地散播种子及努力灌溉。

增进学生思维能力

该报告也指出,大马平均每个孩子在学校度过12.5年,但学习时间仅有8.9年。相比之下,尽管越南经济不如大马富裕,且国内生产总值用于教育的比例较少,但在12.9年的学校教育期间,却提供了10.7年的学习时间。

这就更加需要教育部着手展开调查了,到底是哪个层面出现问题,以致学生上学与学习的时间出现这么大的落差,是否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师资短缺、学校管理或设施有关?政府必须尽快改善该现象,否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继续落后,并不利于国家人力资本的发展。

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如果学生的基础不强,就会影响日后的学习成果。世界银行指出,根据国际评估,到了15岁,我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皆落后于香港、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同龄人。

阅读有助于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推动国家迈向高技能发展,若政府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遭国家跑在我们的前面。

 

 
 

 

反应

 

商余

真奇怪?倒闭了才支持/梧臻熙

文|图 梧臻熙

疫情前逛知名的连锁书店,我最讨厌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到一整排的小童坐在青少年读物区域阅读书架上的书,人满为患,几乎霸占了整条走道,行人压根无法通行。

最可恶的是,青少年读物的对面都是我最喜欢的生活风格的书籍,被小童阻挡着,我要找一本烹饪书、旅行游记,真的太难了!

书店里美丽的风景

疫情后,我逛该知名的连锁书店,小童霸占书架之间的走道的情况大减,尤其最近,即便是开学在即,也越发少见父母带小孩逛书店,疫情前那被小孩占满的走道的画面,顿时浮现脑海,让我非常想念,用文青的说法就是“书店里美丽的风景”(如果我是书店老板看到这群小孩只读不买,肯定懊恼)。

这时候我就想,我想念的究竟是那些霸占走道阅读的小童呢?还是那时候的阅读氛围?在书店里面游走、闲逛、迷路(蛤?那家书店有大到让你迷路咩?朋友质疑道。我回答:嗨哟,这是修辞,是夸张手法?)最终得到的解答是,也许这是疫情的后遗症,曾经热爱逛书店的父母,因为那三四年因疫情而被遗忘的时光,同时间也遗忘了到书店走走逛逛的兴趣。

日前,趁着特别假期到书店闲逛,碰巧又遇到那边的充满创意设计的连锁书店即将撤出商场做促销,打折打到骨折,一本中文书只要区区3令吉,英文原版书折扣40%之多。
 

比喝奶茶还便宜

该书店的回头书价格本来就很便宜了,再折扣下去就只是十几块钱,比喝一杯奶茶还便宜,于是怒买了好几本中文书和英文书籍。

选购书籍的当儿,倒是看到不少的小孩在书店里嬉闹游戏,热闹极了!马来父母带着孩子们在书店里寻宝,我则在选购书籍时,静静感受着这股书店里的热闹氛围。

那一瞬间,书店好像生意兴隆了!但也就是那一瞬间,我想到,天呀,这书店竟然要在从商场里撤出时才有络绎的人潮,我的白眼就往上翻了。

果然,人类都有很奇怪的行为表现,总要等到失去时才来积极支持。唉,要是真爱,为何不平常就以实际行动让他好好存活下去?想到这里我又文青上身了。呸!我才不是文青。

带着打折打到骨折的书籍,我昂首阔步离开书店,不回头也绝对不回头。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