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改朝换代后华教更好?/言书

“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海明威的这句话,套用在林连玉莫泰熙等华教斗士身上,再适合不过了,即使面对过去政府的百般打压污蔑,他们仍然用坚毅的态度和热诚,在这片硬土上种下华教的种子,并默默浇灌。华教先贤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卑不亢的崇高精神,为后代的中华子弟树立了榜样。

争取华族权益不恰当



我想,作为年轻一代的马来西亚华人,如果把华教斗争看作是华族的斗争,把华教运动看作是争取华族权益的运动,是不恰当的。原因有二:

第一,当我们高呼华教是“华族的斗争”,争取“华人的权益”时,这样的言论和立场,其实对于其他的民族而言显得尖锐。马来西亚虽然刚刚经历改朝换代,但要清除前朝种族矛盾的遗毒,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此我们不应只停留在为单一民族的权益斗争,而是扩大视野,为自身民族权益斗争的同时,也考量并帮助其他的民族获得平等自由的权益。

第二,若是将华教运动当成“华人争取华人权益的运动”,其实是贬低了林连玉先生一生的斗争理想。华教先贤们的斗争,绝对不局限于华人,他们争取的不只是华人有机会接受母语教育,同时也是在为其他的民族奋斗,让大家在这片国土上都能受到平等自由的民族教育,以确保能延续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同时又能忠于共同的国家理念,这种求同存异的精神,便是他们的目标。

1960年6月12日,林连玉先生以教总主席身分在麻坡华校教师会开幕仪式上,林连玉先生如此说:“……我们拥护巫文(马来文)为国语,是诚心诚意促成共同语文的产生,这并不等于承认放弃自己的母语母文。争取各民族的语文列于平等地位,共同致力谋求共同语的发展,这是我们的愿望。”——华教斗争,所秉持的不单是民族的精神,也是为全民各族自由平等权利谋福的人文主义精神。

与其缅怀过去种种,我更愿意将眼光放到华教未来的发展,我相信这也是华教先贤们所希望看到年轻子弟应有的态度。马来西亚刚刚经历改朝换代,基于希盟对承认统考的承诺,以及对华文教育的态度,我相信自由平等风气会逐渐形成。因此未来的环境会对华教比较友善,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警惕?无为而治,等着华教蓬勃发展呢?



我想不然,华教的前景可没有想象中那么平坦光明。华教将来面对最大的挑战,不是更加严峻的外在环境。而是内部。

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是日渐松懈腐朽的内部问题;最大的难题,是我们的安逸。

现在年轻一代并没有经历像从前那样严峻的考验,我们口里说着华语,读着华文课本,这一切看似如此地理所当然,我们不需要冒着被打压坐牢的危险,因此我们少了一份珍惜,也少了一份重视。许多人不再认为接受华文教育是重要的,或需秉持延续华族文化的使命。独中仿佛就是我们获得素质教育和广开出路之途,不再是传承传统文化以及发扬人文精神的道路。

但若无法理解华教的根源,就更别说为华教拓展新的道路了。再者,华教工作者、董教总的工作者,是否有抱持着发扬母语教育、推动种族平等自由的精神,继续兢兢业业地工作,这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从近年来董教总的各个风波,令人十分担忧。

而华教面对新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又应该如何改变姿态,甚至改变固有的“华教至上思维”以及发展方向,顺应时代的演变?因此,华教在10年以后,20年以后究竟是时代的领航者,抑或是背着沉重传统包袱的守旧教育系统,这十分值得我们深思。

单元统一转变多元分裂

世界的进步与全球化的速度之快,是十分令人震惊的,科技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概念快速崛起;经济上变化起伏更为加速难以琢磨;意识形态上单元统一转瞬变成多元分裂——面对这样剧变的环境,如果一味保守,策略不变,华教必然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我们该如何勇敢踏出,面对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该如何确保华族的文化传统,在全球化中适应融合变迁,并保有一席之地?我们该如何改变姿态,甚至需要痛苦地剥下一些传统文化的不足之处,去面对这个多元的社会?

这些问题,依我的浅薄学问,既无答案,更无方案。

一个年轻学子,只能提出问题,希望一众华教人士,甚至所有马来西亚华人,都能够认真思考一个看来颇大的终极问题:“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文明该如何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继续生存且发展?”这就是我的微末见解和感叹。

言书

反应

 

北马

曹观友:完成审核 槟州料3月发放学校拨款

(北海25日讯)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指出,华校及教会学校事务协调委员会已完成槟州2025年度各源流学校和独中制度化拨款审核事宜,预计在3月1日就可发放拨款。

他说,随着发展洪流,可看到现今更多学校已追上数字时代,学校的许多申请都是关于电脑室、创客空间等;而州政府有幸在这方为学校提供部分资金,让学校3大机构每年都可获拨款,进行维修和提升项目。

首长昨晚在北赖才能园社区慈善机构答谢神恩庆典仪式上,这么讲。

出席者有槟州议长拿督斯里刘子健、槟州行政议员魏子森、槟州议员陈汇萍、彭心慈及吴俊益,才能园社区慈善机构理事会发起人兼执行顾问陈文秀、主席梁润川、理事方绍维等。

他感谢各单位及非政府组织与州政府共同为社会默默付出和做出贡献,若没有来自民间的参与,州政府在实行解决民生问题时,成绩就无法达致理想。

另一方面,他说,去年对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所领导的团结政府来说是很好的一年,对他而言则是“好多过坏”。

曹观友形容,他期盼今年是充满良机的一年,希望与团结政府成员党、及人民携手共进,带来社会安宁和政治稳定,且能巩固政经文教在我国发展,塑造更好的大马。

“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这2年内成功带领大马摆脱多年阴影,更让许多国家注意到我国的发展潜能,得到许多外资配合发展大马,这些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要完全脱胎换骨并没那么容易,大马必须要一步一脚印克服挑战。”

他呼吁全民给予团结政府支持,也期盼组成联合政府的各成员党把政府视为共同体,以“内刚外强”精神应用在执政方面,加强政府能力和效率。

“我希望人民给予首相更多空间和时间展现才华,把我国带出以往偏差;一些网上批评,都会影响到人民对政府领导的看法,而只有人民支持,首相才有信心和无后顾之忧积极发展国家。”

首长宣称, 他所领导的州政府将继续以积极工作态度继续为民服务,尽力拟定更好的政策,确保公务员有效实行和对槟州带来正面效果。

曹观友说,槟州政府执政逾16年,之前打好的根基取得的效果将能显现,继续巩固未来5至10年在经济、文化、贸易和发展等方面的表现,并取得亮眼成绩。

沈志强:政府已送华教2大红包

人力资源部部长沈志强指出,2025年伊始,团结政府就已为华教带来2封大红包,既2周前首相移交2016万令吉拨款予全国63所独中,以及拨出7亿9125万令吉开学援助金予包括中六学生在内的全国学子。

他表示,槟城人应为此感到骄傲,因为这一切正是从槟州开始,逐渐蔓延至全国的全民力量所带来的改变,展现首相领导下的昌明大马,和维护教育及多元社会精神。

“上述2项好消息对华社意义重大,尤其是首相亲临独中移交有关拨款,更是有史以来的头一遭,尽管首相为此面对来自政敌攻击,但都无阻首相不向极端思维妥协的本色。”

前任槟州行政议员拿督斯里彭文宝说,该组织一直以来默默为社区付出,协助当地弱势群体却不居功,展现团结就是力量精神,是其他组织的典范。

槟州行政议员拿督斯里山达拉祖指出,他将在2月8日农历年初十一,举办新春联欢会,他希望各方民众届时踊跃出席,参与其盛。

出席者尚有庆典大会主席许志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