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政客的矛盾手段/楚汉

政治人物最常使用的制敌法宝,除了受委托而拥有的权力和资源以外,也许就是贴身而带的矛与盾了。不是真刀真枪的武器,说是隐形的心理战术吧,却也自相矛盾。

这正是政客所拥有的矛与盾;常人的矛盾一般上是不自觉、是无奈的互抵状态,政客的矛盾却可以是不怀好意之举。有道是说人是非者,正是是非人。很多时候,当我们揭露他人的疮疤时,却常忘了自己也同样患上的隐疾。 



其实,隐恶扬善本是人性里的一种常态表现,政客尤其擅长此道,反其道而行者则隐其善而扬其恶,非把政敌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可。

做贼喊抓贼

在大庭广众面前,恐怕没有人会公开自暴其丑;特别是那些拥有社会名望地位者,更不会自我赎罪般自掘其短或者承认干过的罪行丑事。准此,我们就不能对政客们的人格素养有太高要求。

做贼的喊抓贼这句俗话,若比喻为这类颠倒是非黑白、操弄矛盾行止的手段,就甚为贴切;然而在多数法制的民主国家中,没有确实证据或法庭审结的情况下,涉嫌者都是无罪的。因此,喊贼者就如吹哨人一样,都应受到法律保护。 

然则世上似乎还没有滴水不漏的法律。类似人为的矛盾事件如喊贼的贼成了案发当下的吹哨者,尽管警方查无所获,喊贼的贼若能安然无事甚或成人证,就能肯定这个法律漏洞已无法弥补,并成为像政客等这些人乐于采用的矛盾手段。



举个例子。我们对国会内经常出现的吵骂之声早已见怪不怪。当吵得面红耳赤的议员们在议长一声喊停令下,总有一方挑战对方把说过的话在国会外重复一遍。

心理攻防战

像这类已变成毫无意义的挑战,却在矛盾里屡屡重演,成了一种属于政客们耍弄矛盾手段的戏码。这类戏码在议院外出现得更多,譬如民间和平示威的举办时间与场地申请,就由于矛盾手段的关系,经常出现非政府组织、反对党、警方或市政厅等多方面,进行又一场你进我退的心理攻防战来。

矛盾手段戏码的结局,固然是各有所获,其矛盾之处总叫人心照不宣,有关活动依旧举行,却是违法的;警方严阵以待,也总有小冲突发生;活动规模与人数多寡,官民的数据落差总是那么大。政客们的矛盾手段花样百出,喜欢看戏的老百姓可说眼福不浅。

反应

 

言论

政客很闲,警察很忙/许国伟

“马中友谊祥龙”再卷入风口浪尖,只证明了一件事:政客很闲,警察很忙。

在麻坡举行的龙狮文化游行盛会,就因为有政客“又发现”祥龙挂有一排中国国旗而投报,警方就需介入调查,传召主办单位及活动见证者录取口供。

为什么说“又发现”?

首先,588尺长“马中友谊祥龙”不是第一次亮相,早在去年1月份开始,陆续在马六甲的大型活动亮相;不只是农历新年和元宵节,也在中秋节活动亮相。

但是,就有政客来挑刺。

去年2月,伊党巴西马国会议员阿末法德里把“马中友谊祥龙”游行片段放上网,揶揄只挂有中国国旗;马来网红也转发并质问挂五星旗这里是广州吗?

顿时,引发马来社群热议。

后来,网民和当局都有澄清,“马中友谊祥龙”是一边挂大马国旗,另一边挂中国国旗,不能以偏盖全。

无需鸡蛋里挑骨头

再说,“马中友谊祥龙”是为马中建交50周年金禧纪念献礼,实在无需鸡蛋里挑骨头,蓄意炒作五星旗课题。

事实上,政客炒作“马中友谊祥龙”五星旗课题很快就消停。毕竟,这是炒了也不会星火燎原,查了也查不出可入罪的事。

“马中友谊祥龙”还会继续演出,难道说每一次演出,一有政客“又发现”挂有五星旗而投报,警方又要介入调查,传召主办单位及活动见证者录取口供吗?

中国威胁论和共产主义威胁论,仍是一些政客惯用炒作,制造集体焦虑的法宝。

他们也利用网络资讯碎片化,还有网民记忆力短暂的特点,即使是重炒旧课题,依然乐此不疲。

问题是,政客可以很闲炒作,警方是否要奉陪而忙?

当然,有人投报警方照程序还是要调查,但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能应对政客用旧题材重复翻炒投报?

毕竟,如果麻坡这一宗“马中友谊祥龙”的投报,让很闲的政客食髓知味,认为这是流量密码。

日后,整个社会都要因为政客很闲而忙翻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