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政客眼中的马币贬值/林恩霆

2018年批评希望联盟政府,有人会反击说,难道你希望贪污滥权的国阵回来执政吗?如今,一旦批评团结政府,就会有人跳出来说,难道你要“包头党”做你的政府吗?

难道不要“包头党”做政府,我们就必须接受团结政府所有的不完美吗? 良好施政和监督政府是否变成空谈呢?

批评现有的政府,也就是过去的在野党,如今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政府,通常都会用过去他们说过的话,来揶揄和调侃他们“换了位子换了脑袋”,甚至最简单的莫过于说他们“讲一套,做一套”。

在国家银行调涨隔夜政策利率(OPR)及马币贬值的课题上,执政前的安华对时任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指手画脚,批评他是银行家思维,不懂得人民疾苦等等。

不能干预国行升息

依然记得当国家银行在2022年10月升息的时候,当时的东姑扎夫鲁就说财政部不能干预升息的决定,因为这是国家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所作的决定。

此话在那时候听起来很刺耳,因为财长的权限很大,至少林冠英给我们的印象是霸气十足的,他怎么能说不能干预国行升息呢?那么国行不就比制定政策的政府还要大吗?

语音刚落,改朝换代,踏入2023年,现任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及副部长沈志强竟也发表与东姑扎夫鲁7个月前一样的言论,原来还真的不可以干预国行升息,甚至连令吉贬值,政府也无能为力。

在国阵时期,一旦碰到马币贬值,就会有一些看似未尝过人间疾苦的部长就会说,马币贬值是好事,那么就会有很多外国游客涌入马来西亚,刺激旅游业。

当时还想,怎么马来西亚养了一群那么阿Q精神的部长呢?

没关系,或许只要改朝换代就好了,把这些国阵和国盟部长撤换了就好。哪知道2023年的马币一跌,就有号称自己拥有很多方程式拯救马来西亚经济的经济部长拉菲兹就说,马币贬值也大有好处,尤其是以美元交易的石油领域。

当油价越高,令吉币值相对偏低,也意味着国家将从美元交易的石油生意获得更多的收益。

的确,马币贬值也有好处,只是这个好处是否有弥补民众在生活上所承受的负担?从石油领域赚取的收益是否有转换成协助人民熬过马币贬值所带来的影响?还是马币贬值会造成我们吃不起倪可敏去年说的沙丁鱼呢,即万物高涨所带来的通货膨胀?

反应

 

言论

居家服刑疑云悬而未解/林恩霆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特赦之居家服刑附加谕令存在与否的事件中,其处理方式存在改进空间。根据安华的说法,总检察署曾收到一份来自国家王宫(前国家元首任期内)的特赦附加谕令。

但总检察署或许认为其正当性存疑,这或许跟附加谕令是否符合宪法有关。虽然安华没明说,但总检察署的确把此附加谕令交回给国家王宫,让新任元首定夺。

部长回应矛盾重重

此外,他提到前国家元首多次展延特赦局会议,直到1月29日才召开。

安华没有明确指出责任人,但暗示如果早在前国家元首任期内处理,可能还有机会重新讨论这份附加谕令是否符合宪法,或在特赦局会议中将前国家元首提出的居家服刑建议进行深入讨论。

安华强调,他本人和参与特赦局的扎丽哈医生并未提到居家服刑的建议,而居家服刑的附加谕令是直接交给了总检察署。

尽管安华表示政府没有隐瞒附加谕令,但政府高官的回应却矛盾重重。通讯部长法米、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联邦直辖区事务的首相署部长扎丽哈医生、首相署部长(法律及体制改革)拿督斯里阿莎丽娜等人对附加谕令的存在表示“不知情”,尤其是赛弗丁将其称为“传闻”,令人质疑政府的透明度和协调性。

作为总检察署的主管部长,阿莎丽娜理应知晓此事,而总检察长作为政府的法律顾问,一年来频繁与安华会面,却未提及附加谕令的存在,这种说法难以令人信服。

安华政府在此事上,可以通过更透明的方式处理此事,以减少政治伤害。首先,他应坦承总检察署已把这份附加谕令交回给国家王宫,坦承可以显示政府对宪法的尊重,也能向公众传达政府在法律问题上保持专业与独立的立场。

模糊规避引发质疑

其次,在承认附加谕令确实存在之后,才说明政府已将此事交由现任国家元首处理。这种直接而坦率的态度,可以有效消除公众对政府隐瞒事实的疑虑,同时也表明这是一个由国家元首决定的宪政问题。

最后,若纳吉的律师团队决定挑战总检察署的决定,安华应表态支持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

尽管这一行动可能涉及挑战王宫决定的风险,但通过法庭审理的方式,不仅符合宪政程序,也能避免政府被指控干预司法或试图掩盖事实。即使舆论出现,纳吉也可能需要承担挑战王宫的责任。

由于涉及宪政争议,包括前任和现任国家元首对附加谕令的不同看法以及总检察署的立场,通过法庭解读宪法可能更为妥当,让司法程序决定附加谕令的合法性,可以避免政府背负隐瞒的指控。

安华的处理方式未能展现应有的透明度,安华政府通过模糊程序或语言技巧规避责任,反而引发更多质疑。尽管他声称无隐瞒,但政府内部信息不对称和高官的矛盾表态已严重损害其公信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