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政治没有真挚的友情/洪东水

希望联盟与国阵互赞合作关系水乳交融,终于把仇恨化解,变成同仇敌忾的盟友。

如今的希盟视国阵如真挚朋友,国阵则视希盟为难得的朋友。但在政治上总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似乎是难以攻破的咒语,没有一个政党保持长长久久的关系,就像恩爱夫妻一样,白头偕老至永远。

政治利益至上

政治人物喜欢把盟友关系形容成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政治联姻似乎犹如家常便饭,今天表现得爱不释手,改天已经分道扬镳。

政治上的暧昧关系,都关乎政治利益,这才是导致政党离离合合的主要因素。即使拥有60年亲密关系的国阵,也因为无法保持良好的利益关系,最终不但支离破碎,还演变成许多盟党离家出走。那个留下来的马华,却是被嫌弃了,最主要的是它无法提供巫统足够的华人选票。

如今的巫统顾不了保护马华与国大党,为了保住本身的政途,只好选择最能依靠的联盟,而原本是仇敌的希盟,却已经转身一变,成为巫统最真挚的盟友。

柏朗埃补选巫统获得华裔选民的支持,如今新古毛补选,让巫统有机会回报,结果证明大家都能够让选票来呈现盟友的真诚。

巫统与伊斯兰党原本组织“全民和谐共识”,那时表现相当暧昧,关系陷入美好状态,但最终却突然生变,巫统与伊党出现了分歧,最终大家也只好各走各路,如今已经形成陌路人。

伊党只好寻求新伴侣,这时碰到了被希盟抛弃的土著团结党,于是一拍即合。当土团党能够提供伊党官职,于是表现出政治的真挚,关系简直甜如蜜。

但深信这种关系也难以维持,伊党野心勃勃,似乎想撇开土团党,并吞土团党的版图。由于伊党出现了领导国家的梦想,积极推出了首相人选,造成了两个政党互相勾心斗角。

这证明政治上的政党联姻关系,都胥视利益为先,政党关系列后,从没有真挚友情存在。

巫统与希盟之间进入如胶似漆的关系,可以比翼双飞来形容彼此的关系。但民主行动党还须对巫青团忍气吞声,才能表现出鱼水深情,这样才能成为刎颈之交。

从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不断赞扬行动党来看,巫统已经认定两党关系乃道义之交,从此不再尔诈我虞。

政治上风云突变是难以预料的事,就是政党须经过时间的考验,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达致本身政党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就可以保持合作愉快。

只要大家互相信任,凡事互相迁就与推心置腹,就可以执政至天长地久。

反应

 

言论

过着凄凉新年的老人/洪东水

许多人都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认为养儿防老方知父母恩。但如今的年代,年轻人对父母恩不再重视,只对自己的前程更加关注。

许多华裔年轻人除了通晓多种语文,更拥有一技之长,于是远赴外国谋生。既然孩子拥有创造事业的决心,父母也不会阻扰,最终孩子们纷纷为了开拓事业,离开了有养育之恩的父母。

这些拥有创造财富雄心的年轻人,认为在马来西亚没有他们开拓市场的机会,于是向外国发展,以寻求更佳的谋生机会,为自己寻觅更优质的生活。

有些年轻人在外国似乎受到重视,捞得风生水起,这让自己的父母相当告慰。自己的孩子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父母只有给予祝福。孩子不断把赚到的财富寄给老远的父母,也让父母感到开心与安慰。

有些孩子念及父母恩情,悠悠赤子心,浓浓故乡情,新年期间回乡探望父母,以便能一年回乡一次,重温家庭的温馨。孩子离开家园太久,父母一向来喜欢与友聚会,过着欢欢喜喜的日子。对孩子回返家园,却失去了往日的热情,让孩子觉得父母似乎对他们很冷淡。

长期疏远 产生隔阂

父母感觉孩子回来只是短暂的探访,朋友的激情绝对不可被冷落,于是时常不在家。父母为了各别的精彩生活,不愿意留下来陪伴孩子,可见远离家乡的年轻人还须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觉得父母似乎与自己变得很陌生,根本不像一家人。由于长期的疏远,让两代人产生了隔阂,这是现代人的悲哀。

这些不愿意跟随孩子远赴外国定居的华裔老人,就是对外国生活有恐惧感,也离开不了熟悉的环境与亲戚朋友。若是孩子愿意趁着农历新年返乡与父母共度美好时光,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有些父母懂得珍惜,有些父母视孩子如陌生人,心中只有与友同欢共乐的画面,而忘记了回乡探望父母的孩子。

现在越来越多的华裔家庭老龄化,新春佳节也只剩下一双或一个老年人。年轻的一代远赴外国,也没有回乡与父母共度佳节。

有些推说工作忙,有些说买不到飞机票,于是让期盼与孩子共度佳节的父母大失所望,只好过着凄凉的农历新年。

所以“少年夫妻老来伴,携手相看两不厌”,养儿防老仅是无法预告的说辞,有老伴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老人还是必须接受现实。

最凄凉的莫过于在老人院过农历新年的老人,这些老人“无依无靠”,似乎没有孩子接他们回家过年,还是他们都因为孑然一身,只能孤独留在老人院过新年。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也无法与家人同欢共乐,看来只有在老人院孤独终生,过着凄凉的晚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