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教育部长需再教育/曾达威

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日前表示,截至今年9月29日,华小华文科老师过剩人数达540人,淡小淡文老师过剩人数则为308人。

法丽娜进一步阐述,教育部在综合考虑了2024至2029年间预计的师资需求各种因素,得出结论认为华文和淡米尔文组别目前师资过剩,因此没有必要培训新师资。

仅凭资料判断不合理

法丽娜的说法马上引来各界批评。教总主席谢立意批评法丽娜过分简化了师资问题,并且没有深入了解华小教师的真实情况就匆忙发表了言论。

民主行动党主席兼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则指出,法丽娜应该对华小师资问题更敏感,并避免做出与事实不符的声明。

武吉免登国会议员方贵伦则对法丽娜的言论表示震惊,认为她没有实地考察华小师资短缺的情况,仅依赖官方资料做出决策是不合理的。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反问,每年有超过500名华小教师退休或提前离职,5年后这些空缺该由谁来填补,并严厉批评法丽娜关于华小师资充足的说法是“天方夜谭”。

确实,如果华文教师组真的在2024年起没有再培训新师资,那么华小在2029年将不会有新的华文教师,这是令人担忧的。事实上,华小从来没有出现师资过剩的情况,很多华小为了填补这些空缺,反而不得不聘请临教。

须检讨计算师资方式

根据教育部长期以来采用的数据统计法,只要教师毕业于师范学院的华文组,即使他们在学校教导其他科目,他们仍然会被分类为华文科教师。

由于教育部并未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科目及时进行“重新标签”,这导致了华文科教师过剩的假象。

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本身也承认,教育部须就华文科师资需求的计算方式进行检讨。

显然,法丽娜在解读教育部的数据时出现偏差,也未能有效地与教总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忽视了华淡小的实际师资需求,导致了决策过程中出现逻辑性问题和误判。

此外,法丽娜的情绪起伏也是众人讨论的焦点。11月初,法丽娜在国会解释“巴勒斯坦团结周“的用意时,强忍泪水激动地敦促朝野议员勿指手画脚,要求其他议员“不要干扰”教育体系。

11月杪,法丽娜在国会回应师资过剩问题时反应激动,并数度拍桌,用这种方式来“保证”全面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

老实说,一名合格的部长除了需深入了解部门系统的运作、准确解读数据,有效地与利益相关者磋商之外,也须展现专业的行为举止和情商,才能有效地领导部门。

法迪娜无法全面理解教育部的运作,可能与她的法学背景出身有关系。

因此,法丽娜可以考虑修读教育管理、政策协商和沟通技巧学位,以提升对教育部的了解,同时增强自己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以免不断遭人诟病,贻笑大方。

反应

 

言论

大马言论自由倒退隐忧/曾达威

2022年,昌明政府在高期许中执政,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曾承诺推行各项改革制度,包括提升言论自由。

然而,人权观察组织在《2025年世界报告》中指出,我国在言论自由及人权保障领域出现倒退。报告强调,政府未兑现改革过时法令的承诺,反而通过扩展镇压性法律的适用范围,加强对言论和集会的管控。

报告点名了几项具有争议性的法律,包括1948年煽动法令、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以及2024年8月生效的网络安全法令。

这些法令原本在不同领域有特定的规制目标,但政府最近的措施被批评为过度扩大了其应用范围,进一步限制了言论空间。例如网络安全法令赋予执法部门更大的权限,用以监控和管理网络内容,这被视为对线上言论的一种监管工具。

日前,由50个非政府组织发起“人民反贪污集会”。这场旨在反贪污和促进透明治理的集会,因未获得场地批准而未能如期举行。根据内政部的解释,任何公共集会都需提前取得场地拥有者的同意,并严格遵守《和平集会法令》。

公民表达诉求

虽然首相在集会前一天宣布批准集会如常举办,但一连串的举动已引发人们对集会自由受限的担忧。观察人士指出,此次集会的诉求集中在反对腐败和推动透明治理,与政党政治无关,属于公民社会表达诉求重要形式。

随着担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在人权保障和言论自由领域的表现将受到国际更高的关注。笔者认为,团结政府应善于利用这一契机,为区域内的人权保障树立积极的榜样。

在东盟成员国中,各国在言论与集会自由的水平差异甚大。作为多元文化国家,马来西亚在这方面的开放度一直以来备受肯定。然而,近期的集会限制和政策转向可能让这种长期优势受到削弱。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目标。然而,要如何在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维护民众自由发言的基本权利,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政府必须展现更大的灵活性和透明度。特别是在集会活动的审批程序上,政府有必要增加其公正性,以减少人们对政府打压言论自由的疑虑。

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快检视如煽动法令等过时法律是否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并通过改革法律框架来加强民众的信任。

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国家持续进步的关键要素。对于昌明政府而言,其“改革”的目标不仅需要在政策层面得到体现,也必须在实际执行中展现出对人民基本言论自由权利的尊重。

政府如果能在法律实施和政策规划中更倾听民众的声音,体现透明、公正和开放的态度,将有助于推动大马在全球和区域层面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为东盟人权事务树立良好典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