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教长拍桌反应两极/林恩霆

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日前在总结教育部2024年财政预算案委员会阶段辩论时,怒气冲冲地对马华总会长兼亚依淡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发飙,拒绝其打岔提附加问题,甚至激动地拍打桌子保证处理师资问题。

此事件发生后,网民态度两极化,但对法丽娜的情绪化多半都难以理解,直指法丽娜不称职;其中也有网民直言马华执政多年,魏家祥也曾担任副教长,当时自己无法解决的师资问题,如今却要求刚上任一年的教育部正副部长解决,不会觉得惭愧吗?

然而,网民只是对“师资不足”四个字评论,但却不理解魏家祥向教长抛出的问题所在。

首先,魏家祥要求教长给予国民型中学(华中)通融,勿坚持华中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才让华中以英文教数理。针对这项通融,在马华当政时的2016年,已经开始给予华中通融至今,但却被法丽娜否决了。

其二,魏家祥询问柔佛两所新华小,即沈慕羽华小及郭鹤尧华小的建校进展,此两所学校都是在国阵执政时期批准的,但在希望联盟执政后,法丽娜却坚持搁置沈慕羽华小。

再来,魏家祥质询法丽娜关于2023年各源流学校的拨款数额,士布爹国会议员郭素沁也在国会提出同样的质疑,为何迟迟不公布2023年各源流学校的拨款数额。

“无需培训”论令人疑惑

参照过去国阵执政,2018年希盟执政及喜来登政变后的教育部长,都会公布各源流学校的拨款,以展现透明化。但教育部至今为止,已临近2023年尾,没人知晓2023年的学校拨款总额。

至于师资问题,部分网民指师资是长期的问题,魏家祥及马华一众副教长都无法解决,如今却要求法丽娜和林慧英解决。

有这类理解的网民并未深入了解魏家祥的质疑,魏家祥不是质疑教长为何没解决师资问题,而是法丽娜曾说教育部不会在未来5年培训华文和淡米尔文老师,这才是魏家祥要求法丽娜解释的缘由,因为大家都知道师资不足问题,所以无法理解法丽娜为何能说无需培训新老师的言论。

事实上,魏家祥所提的问题都是国阵时期被允许、批准或执行的,但在法丽娜领导下,全部都变了味,连民主行动党主席林冠英都不断地要求法丽娜对这些课题敏感一些,包括允许华中在没有附带条件下,以英文教数理。

反应

 

言论

居家服刑疑云悬而未解/林恩霆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特赦之居家服刑附加谕令存在与否的事件中,其处理方式存在改进空间。根据安华的说法,总检察署曾收到一份来自国家王宫(前国家元首任期内)的特赦附加谕令。

但总检察署或许认为其正当性存疑,这或许跟附加谕令是否符合宪法有关。虽然安华没明说,但总检察署的确把此附加谕令交回给国家王宫,让新任元首定夺。

部长回应矛盾重重

此外,他提到前国家元首多次展延特赦局会议,直到1月29日才召开。

安华没有明确指出责任人,但暗示如果早在前国家元首任期内处理,可能还有机会重新讨论这份附加谕令是否符合宪法,或在特赦局会议中将前国家元首提出的居家服刑建议进行深入讨论。

安华强调,他本人和参与特赦局的扎丽哈医生并未提到居家服刑的建议,而居家服刑的附加谕令是直接交给了总检察署。

尽管安华表示政府没有隐瞒附加谕令,但政府高官的回应却矛盾重重。通讯部长法米、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联邦直辖区事务的首相署部长扎丽哈医生、首相署部长(法律及体制改革)拿督斯里阿莎丽娜等人对附加谕令的存在表示“不知情”,尤其是赛弗丁将其称为“传闻”,令人质疑政府的透明度和协调性。

作为总检察署的主管部长,阿莎丽娜理应知晓此事,而总检察长作为政府的法律顾问,一年来频繁与安华会面,却未提及附加谕令的存在,这种说法难以令人信服。

安华政府在此事上,可以通过更透明的方式处理此事,以减少政治伤害。首先,他应坦承总检察署已把这份附加谕令交回给国家王宫,坦承可以显示政府对宪法的尊重,也能向公众传达政府在法律问题上保持专业与独立的立场。

模糊规避引发质疑

其次,在承认附加谕令确实存在之后,才说明政府已将此事交由现任国家元首处理。这种直接而坦率的态度,可以有效消除公众对政府隐瞒事实的疑虑,同时也表明这是一个由国家元首决定的宪政问题。

最后,若纳吉的律师团队决定挑战总检察署的决定,安华应表态支持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

尽管这一行动可能涉及挑战王宫决定的风险,但通过法庭审理的方式,不仅符合宪政程序,也能避免政府被指控干预司法或试图掩盖事实。即使舆论出现,纳吉也可能需要承担挑战王宫的责任。

由于涉及宪政争议,包括前任和现任国家元首对附加谕令的不同看法以及总检察署的立场,通过法庭解读宪法可能更为妥当,让司法程序决定附加谕令的合法性,可以避免政府背负隐瞒的指控。

安华的处理方式未能展现应有的透明度,安华政府通过模糊程序或语言技巧规避责任,反而引发更多质疑。尽管他声称无隐瞒,但政府内部信息不对称和高官的矛盾表态已严重损害其公信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