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新区装修应设限/方城

拿了新居钥匙后,简单做些间隔,就搬进了新屋子。买屋子前,看屋子规划图,满意它的设计,才决定购买的。这里环境优美,绿荫碧绿,以为入住后可以远离喧嚣,让身心可以得到歇息,尤其是假期时。

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住进来以后,前后左右邻居就开始大肆装修。天天敲打钻墙、噪音不绝;那个灰尘多得可说是无孔不入,就算紧闭门户,还是满屋尘埃。院子停放的车子就更不必说了,“蒙灰”只是片刻的事,为此,我十分懊恼。

在这之前,住在二手屋,遇上邻居装修乃无可避免,毕竟屋龄已超过20年,屋子被腐蚀,要敲墙重修是无可避免的事。

但是,这里是新的住宅区,屋子都很新,构图都如自己决定购买时的构图一般建造,就算有瑕疵,也只是作投诉,让发展商来修补一下即可,绝对不会有倒墙掀瓦的噪音。

现在,我入住这一年间,几乎每一个即将搬进来的屋主,都会大肆装修,在我眼中,那简直就是奢侈、浪费资源的举动。因为屋子是新的,墙砖都完好无缺,为了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屋子推倒,重新设计,甚至还有打桩扩建的情况,其噪音可想而知。

当然,如果这是超过20年的旧区,屋主绝对有权利这样做。可是,这新区,屋子不就刚建好,如果自己不满意它的设计,当初就别买;不然他们可考虑买一块空地,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建就好。像这样推翻整间屋子大肆装修的举动,实在有必要立法阻止,至少让那些好不容易买了一间价格60至70万令吉屋子的人入住后可以好好休息。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是绝对没有本事再花一个一百万去做装修了。(笔者现在就是在巨大的钻墙打壁声中在家工作的)

其次,这样的装修法,除了可以凸显屋主有钱以外,实在是不环保、及浪费的举动。好好的门墙窗户,推翻打坏,制造噪音不说,那些推倒的物资也许还可以用来救济许多“头上无瓦”的弱势群体。

增加环境负担

如今把它们打成废墟丢掉,还真的是为环境增加负担。

建得如此牢固,推墙还挺费劲,那个钻墙声真的让人无法忍受。

故此,我认为,在世界资源越来越少、人口又暴涨之际,环保是我们唯一可行的努力方向。

有关方面必须立法,限制新住宅区在首15至20年内不可以大肆装修,只可以在内部做间隔,以免扰民安。这样既减少浪费物资,也为环保尽一份力。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领袖是引领未来的榜样/方城

在一间成功的机构,若其领导能深得人心,企业发展必定乐观,员工的流动性也应该不高的。我认为,领导应该要有几个特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我一直认为,作为领导,就必须要有领导的气度,对于讲真话、做事不偏私的属下,哪怕他说的话不合领导的心意,领导也应加以表扬,而不是故意刁难,处处不予好脸色,让人心变凉,不想再认真做事了。人心一旦失去,就像覆水难收,很难再拿回来的。

领导也是引领未来的榜样。这种情况如果在学校发生,就让许多认真且奉公守法的老师心灰意冷,进而让阿谀奉承的伎俩根深蒂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虚伪。

成功的领导,要能做到“以德报怨”,就事论事,而不是以身分打压属下,让人无所适从。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决定要能够以开明的心态接受劝谏,机构要有进步,必须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事事都掩耳盗铃,自以为是,是很难看到进步的。领导固步自封或全盘照收;耳根软,轻易相信流言,就会成为有心的人的棋子,任意被摆布。

我一直希望领导应该双目清明,用慧眼办事,多称赞表扬,让人在获得肯定之余,更愿意工作,而不是在上班时得过且过,求过时间而已。

用假数据骗自己

遗憾的是,现在的职场上几乎充斥这样的人,但大家却还浑然不知,反而不断自我催眠,用假的数据欺骗自己,想象一切还是美好的。

打个比方,当有人提出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之际,各方就想尽办法让学生“阅读”,制造报告,营造出全民阅读的假象。其中有多少人真正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只有天知道了。

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我想学校会变成尔虞我诈,虚伪失真的地方,不再是所谓的象牙塔了。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打工人所处的环境,常会有欺善怕恶,喜欢巧言令色的领导,导致团体或机构无法有显著的进步。若这样的情况也在栽培国家未来领袖的学校发生,学生会看到怎样榜样?实在让人不敢想象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