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新政府·旧大马/张网

与周边国家比较,很少国家有马来西亚那么多怨气的,种族及宗教问题纠缠不断,马来人觉得权利受侵蚀,华印则觉得未受公平对待;一些课题很容易就触动神经线,评议个没完没了,抗议或报警,种族政党是肇因,国家独立已几十年,人民还继续被政客操弄,确也是民智仍停留在困惑时期。



种族及宗教性言论多来自种族政党如巫统、伊斯兰党,再加上当了政府的土著团结党及种族或宗教性强的非政府组织,这种趋势以为在新政府下会有所改变,除了极端挑衅的种族言论稍微减少,其他新课题却陆续出现。爪夷文原是教育问题,却演变成政治问题,不接受就是冒犯了,难以理喻,还扯到单一源流学校,中文教育再被挑起。这道防线,华人必坚决捍卫,不可退让。只要当权的种族政党继续把它当作全民团结的障碍或借口,中文源流教育还会不时受到质疑。

问题根源不在华教

政府能让国际学校开办,又有什么理由为难历史悠久的中文教育?华校办得不好,自然会被淘汰及没落。论素质,华校可不输给国民学校;独中评估考试水准也符合学术要求,造就的人才为国家所用,让其自然发展,总比横加干涉更得人心。

人民思想差异与不同教育环境有关,但真正的团结还是建基在平等及公平的治国政策,否则,团结还是很表面浮夸的。在华小及独中,华人子弟占大多数,但寄宿学校、玛拉工艺学院等还不是马来人占绝大多数?宗教学校更不用说,因此,只针对中文教育学校,是不智的。

华文学校的课程都完全依据教育部规定,就只是媒介语的差别,因此,问题的根源不在华文教育,何况在各大学,各族学生共同学习,交流的机会还是不缺的。



还是走回老路

新政府上台,人民期望有各方面的新改革,结果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华人支持希盟,以为可实现基本的要求,实际上是个误解。作为国家掌舵人的马哈迪医生不改变方向,国家还是沿着旧路走,马来人特权、马来人优先、马来人主导,还是一样。没有人敢劝他们放弃拐杖,因为已成为习惯,成为理所当然。

民主行动党的改变是很自然的,说服及改变不了对方,反倒向对方臣服,思想也受影响,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部长从内阁会议出来,想法会不一样,很自然,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经验丰富、思想敏锐又威信十足的马哈迪,拗不过他,最后就以内阁决定脱身,其实,他们最后是否改变立场很成疑问。

新政府会在基建及拨款方面邀功,如张念群就常提政府拨款给独中及华小,政策问题尤其具争论的尽量避开,免得遇到一些不满的人故意刁难。

换了政府,人民在面簿的消息及留言还是一个模样,极尽恶劣,污言秽语、粗俗不堪,政治分子参杂其中,令人反感,只是当今受攻击对象换了行动党及其他希盟领袖。

马来西亚改变了吗?没!一个独立日的口号都是那么陈腔滥调:“爱我国家,廉洁大马”。连一个有创意的口号自我激励都没想出来,开始时朝气蓬勃的新政府不是泄气了吧?“廉洁”是好政府的一个基本条件,但还是不够的。

反应

 

东海岸

林广有:国籍不应分土著与非土著 申请商业执照应统一标准

(关丹7日讯)华总副总会长兼彭亨华人社团联合会会长拿督林广有强调,地方当局在处理国人申请商业执照的过程中,不应涉及任何种族或土著议程,政府有必要厘清并纠正相关做法。  

他针对媒体今日报道的事件作出回应。报道指出,彭亨州直凉市民投诉在向**百乐县议会**索取商业执照及广告申请表格时,发现国籍选项仅有“土著(Bumiputera)”和“非土著(Bukan Bumiputera)”,而未见“马来西亚”或其他国籍选项。  

“百乐县议会必须对此事作出清楚交代,为何在申请商业执照时,国籍选项不是‘马来西亚’或其他国籍,而是以‘土著’和‘非土著’分类?”  

他质疑,“难道连‘国籍’和‘种族’都分不清吗?这种做法让人费解,难以接受。”  

林广有指出,这一做法势必引发社会疑惑,甚至让人民和商界感到不安。“这不仅制造了不必要的混淆和争议,也容易被解读为涉及种族或土著议程的政策,令人无法接受,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他重申,有关单位必须勇于认错,明确交代并迅速纠正错误,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