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新政府“回教化”的隐忧/南洋社论

国民联盟政府是首相慕尤丁为了解决第七任首相马哈迪医生闪电辞职后,所形成的宪政危机,同时也为了避免举行闪电大选而匆匆组成的一个政治联盟。

基本上,新政府的成员党并未有统一的治国信念,刻板印象,马华和砂拉越政党联盟(GPS)跟伊斯兰党,在政治理念上本就南辕北辙。



当然,离离合合是政治常态,“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的例子也不少见,但成员党之间的隔阂和不同调,会不会沦为国盟政府的计时炸弹,看来只能是时间说了算。

13日,来自伊党的妇女及家庭部副部长茜蒂再拉在该党的一项活动上告诉传媒,她将在近期内会见掌管宗教事务的首相署部长朱基菲里博士,讨论有关空姐制服必须符合回教教义事宜。

其实,这已不是伊党第一次提及此事,当伊党还在野的时候,不少领袖曾多次公开,甚至在国会抨击我国空姐制服过于暴露;然而,就非回教社会而言,这根本不应该成为课题,而且亦非所有回教徒议员都与伊党同一看法。

很显然,伊党作为国内宗教色彩最浓烈的政党,处处展现回教化作风实乃在所难免,但这个只拥有18个国会议席的政党是否有回教化新政府的能耐,还是个未知数。

最终的考量,或许胥视国盟政府在落实新政上,究竟是采取“共识”(consesus)还是“求同存异”(agree to disagree)制度。



国阵执政的61年,全程推行共识制;而由伊党、人民公正党和民主行动党在2008年3·08大选后成立的民联,却是采用求同存异制;至于希望联盟,则奉行类似国阵的共识制。

今天,国盟政府将采纳何种会议民主制,或许这个新联盟还未有定案,而在国阵时代,巫统一党独大虽是一般观感,可其对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355法案的处理方式,在一些人来说,或许还记忆犹新。

2015年3月20日,在国阵召开的紧急会议上,由于12个成员党(巫统除外)齐声反对,政府欲接手355法案之举中途喊停,时任首相纳吉漏夜召开记者会,声称这是在国阵精神下所达致的一项共识。

因为如此,由伊党主席哈迪向国会提呈的355法案,终以失败收场。

 

ADVERTISEMENT

 
 

 

反应

 

言论

还人民心安·还国家稳定/南洋社论

尽管国家元首、苏丹和领导人不断提醒政客勿再玩弄种族课题,但蓄意制造种族分裂的政治人物仍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课题,而且是越玩越低劣。

马来西亚的政客不是无知或愚昧,他们其实聪明绝顶,胡说八道的能耐都训练得登峰造极,外貌和眼睛的大小也可以玩弄成为种族课题。

在安顺斜塔举行的关公文化节游行出现挥舞中国国旗的情况,伊斯兰党组织了一场反击集会,在同一地点挥舞马来西亚国旗。

伊斯兰党霹雳州主席拉兹曼在现场说:“我们要求那些眼睛像这样(指着他的眼睛)、皮肤像这样(指着他的皮肤)、血脉如我们者,必须团结起来,这是我们所支持的斗争。”

马来西亚是包容的国家,跨国的文化交流是我国非常普及的活动。西方文化经常与我国进行友好的交流,政客视而不见,一切相安无事。偏偏关公文化节的活动因挥舞中国国旗而成为禁忌,成为政客讨伐的火苗。 

今年是马中建交50周年,两国重要领导人频频相互访问,政府和民间团体也举办许许多多的活动献礼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

蓄意煽动民间情绪

政客偏在这个时候蓄意制造一些事件,明显是要煽动民间情绪、制造仇恨与敌视。这种居心不良的举措,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达成本身和政治企图,但罔顾国家利益的行为,却可能破坏我国与中国过去50年来建立起的友好关系。

马来西亚自1974年与中国建交以来,从政治上的互信、经济上的互助、民间的互通,都达到有目共睹的成果。这种成果不是上天掉馅饼,而是两国努力耕耘所取得的成就。

今天,中国是我国在东盟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的投资企业也不断进驻我国,助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过去的50年,马中两国经贸关系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高位运行。建交之始,双边贸易往来从不足2亿美元到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截至2024年7月,马中双边贸易额高达1175亿2000万美元(约5056亿2060万令吉),同比增长10.8%。随着双方免签证措施的落实,中国访马的游客在上述时期的人数高达180万人次,同比增长160%。

伊党狭隘政治格局

马中关系其实正进入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国家领导人频频互访、经贸往来活络、民间交流密切,展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伊斯兰党将文化交流活动诋毁成为反国家的行为,如果不是蓄意的炒作,就是暴露这个政党的狭隘政治格局。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指出,我国绝对不容许种族主义思想在国内滋长,但不负责任的政客其实已经在我国埋下种族主义的种子。

为了维护这个国家种族的和谐、团结与国家发展的前途,必须设法杜绝这种肆无忌惮的行径,绝不容许继续蔓延下去。政府必须采取坚决的行动,将涉及挑拨及造谣分子绳之以法,还人民一个心安,还国家一个稳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