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无法实践的统考使命/东之盈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曾表示,承认独中统考是使命,再困难都不能放弃;教育部长法丽娜则表示,教育部没有承认由华文独中实行的统考,因此她不认为这是需要作为优先处理的课题。她也认为独中并非在《1996年教育法令》第16条文下的国家教育系统中的教育机构,不符合我国的教育政策,因此教育部没有责任开放拨款或制度化拨款给独中。

这下子让大家都纳闷了,同是希盟所推崇的承诺,如今在团结政府中却被拒绝了。其实,任何政府都对独中拥有同样的处理方式,不论是国阵、希盟、国盟还是团结政府,都给了同样的理由,不但不承认统考文凭,也不会给予制度化拨款。看来是华社一厢情愿,然后行动党为了应付华社的需求,配合华社的请愿,向政府争取承认统考与制度化拨款。

马华面对了60年被华教人士所谴责,如今行动党将同样会面对华教人士的谴责,这是一个永远都无法获得解决的教育课题。任何政府都无法一眼开一眼闭,让这个不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成立的独中教育,成为教育部辖下的教育机构,除非独中放弃了自己的斗争。

统考卡在政治问题

一个有趣的情节,那就是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参与元首施政御词辩论时,行动党的金宝国会议员张哲敏站着监督魏家祥的动作,并对魏家祥的辩论做出争论。若是张哲敏也指着教育部长表达意见,那才能显得他是有能力保卫独中的强者,至少他敢向教育部长表达华社的不满。

看来独中统考或拨款都因为政治问题被卡住,是一个无法被解决的华教课题。即使是新任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料仅能继续伤脑筋争取,永远成为神圣的政治使命。政治人物再利用5年、10年、20年,甚至50年,最终统考与独中拨款依然画饼充饥,成为大选时的重要宣言。

争取承认统考与独中拨款是一种政治使命,不能够被放弃,否则就不能再争取。由于大家都有耐心地期盼,所以这项使命永远都是那么神圣,而独中依然成为“孤儿”,但却依然活得精彩。活得精彩的“孤儿”既然可以独立生存,那么就不必纠结在承认与不承认。

马来政治人物秉承他们对教育制度的坚持,不论是哪个朝代,都不愿意给予独中开“绿灯”,除非独中改变了教育方针。华教人士秉承先贤创办独中的精神,也不愿意就此放弃独中的斗争,最终日复一日,大家还是努力在争取承认统考与独中的制度化拨款;而这项课题,也将永无休止地成为教育政治化的游戏。

反应

 

要闻

“几时承认统考?” 刘华才请安华正面回应

(吉隆坡27日讯)民政党全国主席拿督刘华才博士促请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正面回应董总主席拿督陈有信的谈话,若政府真要承认统考,应该坦诚公布时间表,让华社知道何时落实。

他表示,安华既然熟读论语,那就应该知道在《论语·颜渊》里有:“民无信不立”,意指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人如果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十分深刻地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刘华才在周一发表的文告中说,不论经商或参政,皆须以诚信为本,绝不能失信。政府是诚信制度的制定者,又是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的管理者、监督者和裁判者,必须言出必行,即使办不到也应该说明真相、告诉原委。

大选宣言有列明

“在希盟《投希盟、一定能》第15届大选宣言的教育改革中有列明,希盟会继续努力争取承认统考文凭,希盟领袖至少应该然董总和全国独中的领导人知道,所谓的‘继续努力’已经努力到什么地步?保持沉默,只会让华社更加忐忑不安。”

他说,董总的领导是在1月18日向政府提出要求,教育部至今没有给予任何回应。安华自己曾说,华文已是国际语言,各民族都应该学习华语,而学华文最好的地方就是在独中。若能进一步晋升到承认统考,那就更加完美,也算了结华社多年的心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