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格局见结局/曾达威

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日前在国会下议院表示,为了在人民报案和警员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决定让全国所有警察局(随后澄清为郊区警局)在晚上10时后关闭篱笆门。

事缘5月17日凌晨,一名男子闯入柔佛州乌鲁地南警察局,杀害了两名警员。

赛弗丁的言论迅速发酵,引来各界炮轰。人民公正党诗巫区协调员林政全批评,内政部长的任务是想办法加强警力,加固警局保护网,提升警队威信与形象,晚上10时关门的举动形同向黑社会低头,自我矮化。

马华副总会长陈德钦发文告抨击,警察的责任本来就是维护治安,晚上10点后关门的主意令人啼笑皆非,还会让大马蒙受耻辱,成为国际笑话。

笔者在网络略作搜索,确实发现新加坡的媒体也报道了这篇新闻,甚至连在咖啡店的食客也在热烈讨论。

随后,内政部发文告澄清,尽管警局大门在晚上10时后关闭,民众仍可向警方报案。

警局应24小时服务

众所周知,警察局是社会安全的象征和庇护所,应24小时为大众服务,保护人民。

讽刺的是,赛弗丁似乎在告诉民众,警方无法在夜间保障自身安全,泥菩萨过江,更遑论保护民众。这种动作不仅会让人怀疑警方的能力,还可能让不法分子有恃无恐地干案。

笔者百思莫解,柔佛州乌鲁地南警察局的袭警案是在凌晨发生,即使警局大门在晚上10时后关闭,也不能完全防止图谋不轨的犯罪分子入侵,内长何来的灵感?

相反,对于那些遭遇紧急事件,或面临生命危险的人来说,警察局应当是他们可以无障碍通往的避难所。关闭了警局篱笆门,等于关闭了这条生命线,让受害者无处可逃。

内长眼光须长远

坦白说,一名合格的内政部长必须具备长远的眼光,如在面对警力不足和犯罪率上升问题时,制定全面的战略。

在面对突发事件或安全威胁时,内政部长更应当展现出临危不乱的危机管理能力,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民众和警员的安全。

此外, 内政部长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如“关门”和“关大门”这两个词之间就有着重大的差别,一不小心就会沦为笑柄。

若想确保警员的安全,内政部长应该使用部长的权力调动资源,在警察局内部和周围安装监控设备,改进警察局的建筑结构安全性,并对警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如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网传这么一句话,人生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不够,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听起来还真的很有道理。

更所谓格局见结局,部长若还想为民请命,最好尽早把格局打开,否则关上的不止是警局大门,迟些连国会的门也进不去了。

反应

 

要闻

居家服刑法案年底呈国会

(吉隆坡31日讯)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表示,内政部正与总检察署商讨制定居家扣留法案,预计该法案将于今年尾会提呈至国会下议院会议。

他说,内政部正修订1995年监狱法令,相关政策已获内阁批准。

“我们预计该法案今年尾会提呈至国会下议院会议。因为目前没有法律允许执行居家扣留,只可获得囚犯特许令、强制报到令或假释。”

赛弗丁昨日做客电视台的《分析昌明政策》节目时,如是说。

他说,该部计划在初期阶段,仅允许案件仍在审理中的扣留犯接受居家扣留。

他说,这也是该部为减轻全国监狱的拥挤程度,全国监狱收容人数目前共超过8万7000人。

“目前,全国监狱有约2万9000名扣留犯,其中8000至9000人涉及强奸或谋杀等严重罪行,对于犯有严重罪行的嫌犯,将不纳入居家扣留范围。因此,约2万名扣留犯符合条件,即若被定罪,刑期须少于3年。”

根据国会官网发布的信息,今年最后一次国会会议将于10月6日至12月4日召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