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榴梿业发展 政府慢十拍/张燕萍

泰国收购商日前到我国猫山王榴梿产区收购以泰式“采割”的榴梿,引起热议,有人形容,这是我国猫山王另一场危机!

受到市场供求影响,猫山王价格进入极端的不稳定期。

用血汗耕种的果农声称面对收购商“打压”,而收购商则辩称价格乃受市场供求左右。

结果,由泰国收购商来收割,成了果农自救的生存方式 。

大马榴梿一直顺应“自然熟”后自行脱落的规律来收成,而广受老饕的热捧,香浓可口的味道深受大市场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未来,如果我们的榴梿继续以采割方式运作,是否会“断绝”大马榴梿循自然规律的特色?目前定论或太早,毕竟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

过去一个星期,受邀参与彭亨州国州议员中国广西南宁进行政商考察,所到的每一处,所收到的信息,都是中国消费者对猫山王榴梿的喜爱从未停止过。

甚至作为一个不是榴梿的生产区,当地却有着无数的榴梿产业链发展,如多样化的食品加工;反观大马作为生产国,这方面的专业领域却是屈指可数。

农民盈亏自负

其实猫山王的“猫价”从平民变凤凰,除了靠当年时任旅游部长丹斯里黄燕燕医生于2010年在中国上海世博会中,特别在大马馆保留展区促销榴梿产品,并在2011年4月,中国时任总理温家宝访马期间见证马中两国签署多份合作备忘录,其中就包括中国同意进口大马冷冻榴梿,随后打开了中国市场后,一路走来几乎都靠果农自己摸索开路。

面对市场价涨跌难测的未知数,农民盈亏自负。

即使“猫山王经济”起飞后,也带动了马来西亚的知名度,政府和相关机构又有否为农友提供过针对性的支持与政策保护?尤其是近年我国政局陷入疯狂的争权夺势,在朝有多少人关心过为榴梿领域是否获得更好的资源与发展机会?

应助产销衔接

即使时过境迁的今天,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今年3月间在国会,受劳勿国会议员邹宇晖询问农业部是否有意成立马来西亚榴梿局,以促进现代化榴梿业时,部长说,现阶段还不需要政府设立马来西亚榴梿局来干预和管制我国榴梿工业的发展。

这是什么状况?我也搞不懂了。

在农粮重要的当代,对于有经济效益的农产品,政府不是更需要正视吗?当官者是否懂得果农们所面对的各层次结构性困境?

作为一个有责任的政府,应协助果农应对市场的盘剥与风险,好好协助业者做好产销衔接吧。

反应

 

言论

护榴梿业须管好食安/张燕苹

泰国和越南的榴梿一度因被检测出致癌物碱性嫩黄(Auramine)而被令暂停出口到中国。

虽然马来西亚目前尚未受到影响,但也让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更多思考。

根据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去年12月的数据,我国的榴梿在中国市场已占据巨大的份额,预计出口额接近10亿令吉,反映出马来西亚榴梿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榴梿作为马来西亚的特色农产品,不只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也凭借独特的风味和文化背景,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广泛认可。

马中特殊外交纽带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榴梿的需求持续增长,也成为两国之间特殊外交纽带之一——“榴梿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榴梿外交”体现了马来西亚与中国在榴梿贸易等方面的特殊关系,中国市场对马来西亚榴梿产业举足轻重,市场的成功背后,也隐含着对食品安全的巨大责任。

尽管目前尚未出现类似的致癌物检测问题,马来西亚榴梿业者必须继续加强从种植、采摘、加工到运输等环节的质量管控。

榴梿的品质不只是体现在外观,还包括当中的安全性、卫生标准,以及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措施,种植企业和果农必须树立强烈的食品安全意识,尤其是食品安全,是国际贸易中的关键因素,这是大家都必须承认的事实。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出口,还可能对整个国家的农产品或食品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探索更多创新方式

随着中国市场对马来西亚榴梿的需求持续增长,两国之间的榴梿贸易不仅涵盖新鲜榴梿的进出口,还包括加工品如榴梿泥、榴梿干,以及榴梿生态旅游等,多元化的贸易形式为马来西亚榴梿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鼓励业者探索更多创新方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对于我国而言,要想在“榴梿外交”中持续受益,就必须确保榴梿业在食品安全方面达到国际高标准。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和生产流程管理,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健康,维护“猫山王之乡”的良好声誉。这样,马来西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上立足、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