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民众看到MCC/深秋

林冠英和纳吉两位新旧财政部长,为了销售税及服务税与消费税的课题隔空过招,两人都是从政治角度出发,所以一般老百姓都是看到满头雾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偏偏应该是内行的人,却频频做出外行的举动。

套用流行说法,现在林冠英舌战纳吉,好像是SST PK GST,结果民众看到MCC。什么MCC,就是“蒙喳喳”。自从希盟上台以来,关于SST取代GST的谈话就像排山倒海,可惜老百姓却是雾里看花,无法全盘了解,因为讲的人几乎全是语焉不详,尤其是林冠英总夹缠太多政治元素,搞乱焦点。



早一阵子,国家银行前总裁洁蒂被媒体问及,非常谦虚地表示要先了解详情,她的态度值得林冠英好好学习。

纳吉向林冠英喊话,“如果做到3件事我就认错”,当然是政治伎俩,因为他自己如果也曾做到3件事,现在就不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让林冠英任意消遣。值得一提的反而是,纳吉指出国阵执政期间,2013年9月RON95汽油每公升从1令吉90仙调涨20仙至2令吉10仙,当时国际油价是每桶120美元,结果林冠英高喊“油价太高,政府不人道”;如今林冠英却说,“尽管国际油价已涨至每桶70美元,汽油价格却依然维持在每公升2令吉20仙。”纳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刚好打中林冠英要害。

凡事应为民着想

林冠英指纳吉忘了GST冲击全民,导致希盟取代了国阵当政府,这是事后孔明,当不得准,因为这里面有2个林冠英没有说明的问题,一是国阵倒台GST不是唯一因素,二是GST在纳吉手中搞不好,并不等于GST的制度要不得。



就事论事,GST和SST各有优点和缺点,世界的潮流是从SST转向GST,全球有160多个国家实行GST,说明GST有可取之处,只是来到马来西亚就变了样,尤其是退税处理得一塌糊涂,这只能怪纳吉,不能怪GST。林冠英应该做的不是继续数落GST,而是快速而清楚地让人民知道SST怎样实行,同时听从中总戴良业的意见,拟定GST退税方案协助商家渡过难关。

林冠英PK纳吉,是政治角力,不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林冠英既然当上了财长,就应该有财长的样子,凡事为民着想,而不是没完没了地搞政治游戏。他应该从纳吉GST的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确保SST行而有效。SST PK GST 没有什么意思,人民等不到GST的好,也不希望等到SST的坏。

反应

 

财经新闻

今年首11个月 关税局追收2.67亿

(八打灵再也19日讯)关税局自今年1月初至11月20日追收了2亿6743万6000令吉税款。

关税局今日发文告表示,旗下未收账款执法单位负责追回未缴纳的税款、关税、征费、罚款或附加费,并向未履行缴款义务的企业展开了125次行动。

“这些行动涉及了1万2371家企业,为政府带来了2亿6743万6000令吉的收入。

“为了支持经济发展框架,推动商业领域的目标,我们自8月26日至12月31日推出了2024年罚款与附加费减免奖掖计划,旨在减轻涉及消费税(GST)、旅游税、销售及服务税(SST),以及离境税的企业的财务负担。

“截至目前,该计划吸引了7653家企业参与,并追回2亿1797万5000令吉的税款。”

根据文告,批准减免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对于有税务欠缴的企业,若全额缴清欠款,将豁免100%的罚款。

2. 对于仅有罚款或附加费欠缴的企业,若全额缴清罚款或附加费,将获得85%减免。

因此,当局呼吁企业捉紧时间,立即与附近关税局执法部门未收账款执法单位联系。

文告还指,当局将会继续对未缴清应缴税款或关税的企业采取法律行动。

与此同时,当局也建议董事局成员或有税务欠缴的个人在计划出国旅行前,应先通过官网https://sspi.imi.gov.my/sspi/查询旅游状态,避免在机场遇到任何不便。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