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浅析四因说/超秋

拜读了黄子伦9月6日的《不该在华小教〈弟子规〉》,笔者有些陋见。



黄说“我反对的,是‘在华小教授并推广《弟》’,这个立场。”,是否可以理解成,黄并不反对在华小范围之外教《弟》?意味着在校外义务《弟》班、导师时间充裕,肯费心思教导、没有校长书商敛财,就可教导《弟》?黄的答案估计是不可以,因为《弟》本质是邪恶的。既然如此便无需把范围缩到华小。“在华小”三字多余。

黄举出四因说:华小、教授、推广及《弟》。

撇开《弟》,若某科目对小学生很有用,并获教育部通过,但是老师说没时间教,校长和书商大推衍生产品强迫学生购买,怎么办?不办了?还是应该解除老师无用的劳动,把老师们被占据的时间要回来,并且规定不可强迫购买任何衍生产品?若是后者,则四因说之“教授”(时间)与“推广”(敛父母财)二说不成立。

接下来看看“华小”(即“渠道”)一因。《弟》没经过教育部鉴定,显得循旁门依左道,行迹可疑。但国家首肯的、钦定的就没问题?远有日本教科书篡改二战历史,近有我国四年级历史课本错误百出及单一种族化。

笔者也在华小华文课文发现两处错误。华文独立中学的历史课本不被我国政府认同,绝入不了国民中学,但是我们照教不误。我国教育体制,从官员分派、学校及教师数目,到科目设置、内容编排、教课节数往往含有政治考量。



多国推广《弟子规》

反观,《弟》不只在中港台澳、新加坡,甚至美国等多地都受推广,且渐渐进入正规的教育体系。能被不同意识形态、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的人们自发地广泛接受,这种鉴定和把关,笔者认为更全面、更具意义、更有说服力,不输我国教育部的官方认可。

由另一个角度来说,任何书籍没经过教育部确认,唯老师觉得值得推荐给学生,那么他让学生利用晨读、阅报或读书会时段阅读可以吗?

某些学校有些班级设有本身的小图书馆,老师或学生购买书籍让班上同学自由借阅,既没通过教育部,也非正式;学校图书馆的选书取决于相关老师,教育部不插手,可见不是非得官方钦定才行,否则学生的视野会多狭隘。我们不都鼓励学生多阅读吗?退一步说,要是老师认为《弟》适合放入其中可以吗?

众多中小学校长老师引介《弟》,正属选书推荐的一种。在实际操作上,编纂课本是件劳师动众的大事,政府要多少年才审定一次,不可能年年更换,折腾一番,既浪费资源精力,老师也人仰马翻。所以老师不时引进课外读物是值得鼓励的。鉴此“华小/渠道”一因可排除。

最后,还得回到《弟》本身的价值。关于这点既然黄不愿多说,笔者也多次论及,就不赘述了。

超秋

反应

 

东海岸

弟子规中心导师 莅叁娘善心老人院演讲

(直凉2日讯)弟子规中心导师陈志伟及杜可盈老师在岁末时刻到叁娘善心老人院举办“中华礼仪”演讲,以亲子团康活动来为2024年画上句号,再以《使命》、《五音療癒》来开启新的一年。

陈志伟与杜可盈经常到叁娘善心老人院弟子规中心讲解中华文化,免费教导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效仿古人无私奉献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共有60名学生参与讲座,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陈志伟受访时说,这是世界大同的理想而办的活动,活动内容有传统作揖礼仪简说,礼的意义,在家礼仪是和谐之本。

他说,讲座也有谈到音乐养生之道,五音疗愈,多听轻音乐有助于身心健康,也有参观万姓祖先堂寻根,了解中华民族起源,孝道的传承和意义。

最后,活动也给参与者父母孩子一同制作香囊,把好运带回家。

叁娘老人院院长拿督叶玉梅感谢陈志伟及杜可盈老师一路来的付出,让家庭亲子关系更和谐,把正能量带给社会。

“叁娘善心老人院弟子规中心为志工老师开放,他们善用这里的资源,把中华文化贯彻予新生代,让社会更美好。”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