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浅谈华文水平低落问题/方城

前几个月,在商场看见一张矫正鞋垫的广告横幅,上面写着:“及时补救,未免为时已晚!”我看了啼笑皆非。再看看它的英文版本,语法似乎也不太对,不禁摇头。

前几个星期,学生的考试作文题目是“中学生应如何善用时间”,有近一半的资优生都在文章内写“中学生应该好好善用时间”这样语法错误!这又让我想起,经常在电台听到的病句,如:“这是唯一的一个机会”等。如此这般的例子多不胜数,华文水平的低落可见一斑。

日常言词影响深远

最近,听到一些老师说:“现在学生都不太喜欢华文了,就不要要求太高,不然以后华文水准就不是低落,而是灭绝了!”我当下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却因此联想到为何今日大家都不是很在乎说或用正规的华文了。

媒体人或广播员对社会的影响是最深远的,他们若言词粗俗或语法乱象,听众或观众就是直接被影响的人群。同样的,在学校,老师的言辞也是学生的学习榜样。

如果老师平日与学生说话,就已穿插“walao eh”等词汇,对学生的文字也不要求质的提升,只希望学生不放弃华文,那么,华文水平低落问题,将无法解决。

每一代人,都是一个语文传承的转折点,如果我们今天忽视这些在生活中出现的小问题,那么这一代人过后,就会有更多的中文问题出现。届时,华文的问题就再也不是用词不精准的问题了。

也许,同样的句子,会变成“及时补救,before it is too late”了!类似的中英参杂的句子当今口语已经屡见不鲜,如果大家再不重视,我想未来它进入文本,成为传媒的吸睛噱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反应

 

雪隆

杜淑菁吁民众华小毕业生 升中学续报考华文

(吉隆坡25日讯)吉隆坡民众华小校长杜淑菁呼吁小六毕业生,升上中学时,要继续保持热爱华文,报读华文,报考华文。

她在该校2024/2025年“那些年的我们”小六生毕业典礼致词时这么表示。

她表示,无学生们将来走到哪里,都要铭记:学习是终身的使命,品德是人生的根本,感恩是幸福的源泉。

她希望民众华小的学生,都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优秀,为学校增光添彩。在未来的路上,如遇到任何挑战与困难,都要坚持努力,怀抱希望,一定能够战胜一切,成就更好的自己。

董事长李兴利致词时不忘提醒毕业生,要继续为创造美好的将来而加倍努力,创造美好人生。

他说,学生们除了必须掌握机会,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外,也要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价值观,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在体魄上、学术上及思想上都健全的人。

家教协会主席翁凯权则提醒毕业生小学毕业是一个里程碑,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的学习开始。他希望学生们能慎重而又明智地选择自己的前途。

毕业典礼当天,校方安排一项敬茶仪式,让全体毕业生向父母敬茶,以感谢长辈对他们的付出及养育之恩。

此届毕业生也在当天移交了8300令吉毕业献金给予学校。校方也授予有参加校外比赛荣获优秀表现的毕业生和训练老师奖励金。此外,还颁发了六年级学生课外活动最佳表现奖及男女模范生奖于张铠稀和王垲晴。

出席者包括副董事长王弗煌、董事黄满泉、陈国祥、蔡奕辉、陈仁贤、家协副主席石玉萍、理事叶孙宁、卓泳伦、校友会代表李杰文、曾文虎等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